【郑重承诺: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阅读,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到守护这个字眼,一下子想到的就是病床前的守候……
1
我儿子小的时候,很少得病,他体格结实,能独处也爱群居,是玩起来不知道累的孩子。常爱跟着比他大的孩子们一起跑着玩,还很享受其中。但在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流感,没能逃过,不幸传染了,有些咳嗽。
开始不知道,也没想着会严重,就以为是普通感冒,吃了些止咳药,想着自身有抵抗力慢慢就好了。但是一天晚上下班路上,恰好碰到一个朋友,她的孩子流感刚开始就中招了,咳嗽的久了肺部感染,已经确诊为肺炎住院了。她说她儿子经常感冒,一咳嗽就会转成肺炎,建议我还是上医院看看。
这一听,把我紧张的,第二天和先生一起抱着孩子去医院看医生,结果,一检查已经转肺炎了,说最近很多孩子都是,让住院治疗。
这是必须了,开好药以后到了病房,两人间,等着护士来挂针。住院的很多,每个房间都满了。第一天扎针很顺利,看着挂上点滴,已经快中午,先生就回去准备日用品,姥姥做好了饭菜,他去家里吃过,再顺便给我带来。孩子一病了,感觉一家人都跟着操心忙乎。
第二天就不那么顺了,早上是统一的时间挂针,早早就挂上了,换了另一个护士,结果滴了半小时后越来越慢,邻床的陪护阿姨告诉我:“快叫护士长来看看吧,这么慢可能是滚针了,这个是实习护士,你看我都没让她给我孙子扎。”我笑笑:“我刚住下也不知道,遇到了没办法,也得给她们实习机会。”细一看,确实发现是滚针,渗到皮下了,鼓了一个包,先生叫来护士,被迫拔除,意味着要重新再扎一下。
我的心咯噔一下,扎在儿身上,疼在娘心上,一点不假。我抱着孩子,继续心疼地看着她,先在小脚上找了半天,扎进去,孩子疼的直叫妈妈,也没见出血,取下止血带,又在头皮上左看右看,因为小孩胳膊上她说她不敢扎,我感觉我的心已经在滴血了。
最后看护士从兜里掏出随身带着的小的刮脸刀,刮了一搂头发,扎进去,这下倒是回血了,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她不敢粘胶布固定针头了,因为滴的很慢,证明位置不准。我尽力哄着孩子,看着她的动作,听着孩子嗷嗷的哭叫,我心疼地流泪了。
看她还想拉胳膊再试,邻床的阿姨看不下去了,说,“不行就再换个人嘛,练手也不能拿一个孩子下手啊。”她让我先生去找人。我也忍不住了,边哭边说:“你是实习生吧?技术不行就再换个人来吧,行吗?你还大拿的很,不叫,我是给你面子硬忍着没说,这都三次了没成功,你还要扎下去吗?真就拿我孩子练手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她这时才说:“那我再叫一个人来吧。”我让她叫护士长来。
出去后,邻床阿姨说:“水平不行,还死要面子,嘴贵的不喊个人帮忙!我们住院五天了,这个护士最不行,第一天就是她给我孙子扎针的,没扎好,后来都没让她动过。我就是一个老护士了,你这孩子血管很好找,她是第一针扎的滚针了,后面就更紧张了,定力不行学不好这个。”安慰我们别着急,会换人来的。
出去一会了还不见来,我把孩子给先生抱着,我去找,先生笑我:“你一哭人家不敢来了。”那个阿姨说:“不敢来说明还是技术不过关。”
我去一问,“护士长是中班,十一点才接班,还有两个也不敢保证一次扎好,她们不好意思来,您看等等还是让她们去?”主管护士征求道。她让我选。都一看表已经折腾的十点了,我说:“那就等护士长来吧,已经三针了孩子哭累了,让好好睡一下。”
看着表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护士长接班后可能听说了,没到十一点她就来到病房了,我抱起孩子,人家挽起孩子的袖子,小胳膊上一针见血,就扎中了,不服就是不行。
本想能早点结束,结果还是晚了,姥爷还提前下班了,没看到姑爷回去,加上姥姥一念叨他更着急了,没顾上吃就先给我送饭来,看看啥情况。看完放心了,才和先生一起回家吃饭了,我继续陪着。
第三天挂针,还算顺利,早早挂完了。离家三公里,每天有单位的校车接送,出行倒是方便,固定的时间点,能赶上的都坐校车,医院就在学校前面一点,司机很好大多时候就给送到医院门口,先生坐着接学生的校车送来饭,等两点送完学生,他再撘校车回去上班。
孩子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一周后就出院了。这是宝宝出生一来第一次住院,这个经历,我可心疼孩子扎针了。
2
最早我和父母是在公司下属的同一个分公司的项目上——青海铝厂,也一直是父母帮忙带着孩子。
又过了两年,父亲退休后,房子分在了公司的基地,在甘肃。意味着要搬家,我们上班,孩子自然由父母带去。搬回去半年后,据传所在城市要地震,外来的返乡大潮来临,人们纷纷出走(后来也没震,但是谣传了很久),父母也不例外,就带着外孙回祖籍老家,路过奶奶家,父母去看望了亲家母,计划好的要留下孩子,知道奶奶很想孙子了,想让陪伴奶奶待几年。
过了几天,宝宝老念叨姥姥、姥爷,奶奶又带着孙子去看望二老,坐在车上很高兴。夏季瓜果多,吃的食物太杂了,不知是什么食物相克了,当天晚上是住在姥爷家里的,小家伙拉肚子还发烧了。第二天几个老人又一起陪着去了医院挂盐水,挂了一阵,宝宝迷迷糊糊睡着了。
等醒来的时候快滴完了,人可能是舒服了,看姥爷坐在床边,小嘴一张就说:“又把姥爷麻烦的,跑了一趟。”姥爷一听激动地含着泪说:“傻孩子,不麻烦,只要你好了,姥姥姥爷就高兴了。”三个老人都欣慰地笑了。
看到姥爷给他买了那么多好吃的零食,又说:“让姥爷又破费了。”把父母和婆婆都惹笑了,大人的话都被他学来了。后来每当父母和奶奶回忆起这事,都会开心一阵子。奶奶老夸他孙子懂事,那么小的孩子,四岁半的人,就知道心疼大人……
3
有一次,奶奶领着孙子回娘家看望自己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也就是孩子的舅太爷。大人聊天,他在玩耍时,不知怎么就把一个眼药水瓶的胶皮帽误吸入嘴里,卡在了喉咙,这下可把奶奶和舅太爷舅舅舅妈等都给吓坏了。
奶奶赶紧把电话打给了小叔子,小叔出门包了一台车,火速赶往舅舅家,抱起侄子,和奶奶一起奔扑医院。
接了电话,赶往家中接孩子的途中,小叔就电话联系了医院的朋友,做好了准备,下车直冲手术室。
在一阵紧张忙碌之后,大夫也累的满头大汗,两次之后,还是没有取出。后来听小弟说,当时孩子呼吸都很困难了,脸色也发黄。
大夫稍作休息之后,准备再试一次,实在不行就要切开喉管取出。揪心的时刻啊,因为和大夫相熟,还要尽力安慰大夫别太紧张。
运气不错,在第四次,卡在喉咙的胶皮帽终于被取出了,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孩子不到五岁,大夫也是不忍心孩子手术的痛苦,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苍天不负有心人啊,真是遇到贵人了。
此刻,一直跪在手术室门外的奶奶,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激动地哭了起来。她之前一直跪着,祈求老天保佑,一切顺利。听说,一开始奶奶就气的捶胸顿足,扇自己嘴巴,谴责自己为啥要带孩子出行,觉得万一有闪失,她怎么活,还埋怨姥爷,说不是去看他哪有这事。可爱的婆婆也是急昏了头,胡思乱想。
还好,峰回路转,一切顺利,就是憋气太久了,把孩子折腾的没有精神,看得很疲乏想睡觉。在医院里住了两天,观察没事就出院了。
这个当时都没敢给我们说,怕远在外地的我们担心,好了以后,小弟只是给哥哥电话说起过,没让告诉我。我还是春节回家团聚时,才知道的,我很感动,感恩亲人❤️愿我的亲人一生平安……
也许这就是上苍的安排,提醒人们,危险无处不在,亲人的守护让孩子脱离了危险,我打心里感激亲情的可贵,要对奶奶、姥姥、姥爷和小叔子道一声辛苦了,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