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尼各马可伦理学》5

10月27日

第一卷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整理

十二、称赞与幸福

这一章先分析称赞的本性,并厘清与歌颂的区别,然后得出如下结论:

幸福是受崇敬的、完善的事物,不是我们所称赞的事物。

作者的理由:

1.幸福显然不属于作为能力而存在的事物。

2.根据称赞的本性,适合于最好的事物的就不是称赞,而是更伟大、更善的东西。适合于善的事物也同样不是称赞。没有人会像称赞公正的行为那样称赞幸福。因为,我们称赞一事物,似乎是因为它具有某种性质并同某个其他事物有某种关系。如称赞一个有德性的人,以及称赞德性本身,是因那种行为及其结果之故或者说与某种善的、出色的事物相联系,即称赞总要以某种出色的东西(好的结果或杰出事物)为参照,像快乐、幸福、神等尽管都是善,都得不到称赞,而那些受到称赞的事物就是因为它们才被认为善的。

3.称赞是对于德性的,人由于德性而倾向于做高尚[高贵]的事。它适用于行为、选择或实践。歌颂则是对完成了的行为的,它只适用于完成的行为或业绩。

4.幸福是一个始点,属于始点的和善事物的原因的东西,也就是值得崇敬的和神圣的东西。

十三、德性引论

1.灵魂的无逻各斯部分中造成营养和生长的那个部分,这种能力的德性是所有生物共有的,而不为人所独有。不属于人的德性。

2.灵魂的无逻各斯的部分还有另一个因素,它抵抗、反对着逻各斯的部分,却在某种意义上分有逻各斯,它的本性是完全合于逻各斯的。这个部分是两重性的。

3.灵魂的逻各斯的部分就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一个部分是在严格意义上具有逻各斯。另一个部分则是在像听从父亲那样听从逻各斯的意义上分有逻各斯。

4.德性的区分也是同灵魂的划分相应的。一部分称为理智德性,另一些称为道德德性。智慧、理解和明智是前者,慷慨与节制是后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文内容: 1、笔记 2、目录 一、文献信息 1. 《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注,北京:...
    123逍遥游阅读 3,000评论 0 8
  • 《尼各马可伦理学》译注者序(廖申白)读后整理 萧萧芦苇注:认同译注者较多,又认为该序已很精简,故整理时摘抄了许多原...
    萧萧芦苇阅读 1,547评论 0 2
  • 尼各马可伦理学 第十卷 快乐 1快乐问题上的两种意见:这一节中,亚氏认为快乐与痛苦是生命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德性和幸...
    成人的道阅读 4,056评论 4 8
  •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一卷 1善作为目的: 本书一开始,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善,并在作为目的的层面上来定义善。善有两种...
    成人的道阅读 21,625评论 9 25
  • 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理智德性 在第一卷第13章的德性引论中,亚氏将德性分为了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在对慷慨、节制、...
    成人的道阅读 4,19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