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菊次郎的夏天》

尤其是音乐,忽而优雅轻松,忽而悠扬简单,忽而明媚闪过,忽而稍稍的跌宕起伏,让人在惬意休闲中渡过一个慢的时光,真好。

还是认为这是一部温情的人性回归之剧作。

我愿意把这俩人看作是小我和自我的博弈和整合,喜怒交合最终回归自性一致。

我是谁,菊次郎一个摇摆不定散乱于世的浪荡者,和任何一个凡俗之人一样,他拥有很多人之平庸的恶的毛病。编剧在不痛不痒,不好不坏的叙述中,以俗世普通的语言描述着菊次郎 平庸的生活。

另一方面小男孩正男的遭遇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且和菊次郎的遭遇不谋而合,所以这种平铺直叙的电影语言的安排,颇具一些蒙太奇的背景,你不知道小男的被抛弃,也是菊次郎的遭遇,你不知道菊次郎的每一次恶作剧都也是在掩饰背后对于关系的渴望,也是菊次郎寻找虚无背后的存在感。

而这种渴望通过小正男给生动的刻画了出来,这种两个人物的一来一往,相互错合,给人性的回归赋予了意义,你可以平庸,你可以恶作剧,但你的骨子里不该没有人性的底色。这底色在正男身上。不管正男怎么做,这底色一直在那里不离不弃。电影中关于这是那个男的几次问话极其具体的得以彰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描述的海面上孤独老人在面对强大困境,生命威胁的挑战中,他总是反复的强调,嘿要是小孩在的话就好了。那个身在岸上却随时跟随老人的小孩无不体现了老人的内在精神的原动力,每一个人的内在都有一股力量,一个新生的量,一个内在的被称之为小我的生命力。

大观园里,贾母和刘姥姥相处的短暂时光,刘姥姥一个破旧贫穷的老太,只因为她的生命中带有泥土气息的原汁原味,给贾母乃至给整个贾府带来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这是刘姥姥的意义所在,一个权倾朝野,生活极其奢华的贵族之家,缺少的就是这个贫穷粗放却接地气的鲜活的生命力。

小正男虽小,无力左右事件的发展,尽管他总是听话的完成菊次郎的恶作剧任务,比如买彩票猜数字,比如给马路上放钉子,然而他的生命里却有着明晰而又准确的是非观,这是菊次郎成人世界的隐喻和投射。在这种无处不在的对于真实的观念的投射下,潜移默化的改变菊次郎的心智模式,反思开启了菊次郎的意识行为。使得人之所以能回归自我,这也是电影诠释人性的一个手法。

人啊,不管你愿不愿意,真实就在眼前,就像荒芜中开辟道路,有人走便就成了路。

荒诞无聊虚无的菊次郎,通过恶作剧仍然无法体验到存在感,也无法和他人获得友情链接。但是最终通过让正男开心,却体验了真实,真诚才可以获得的和他人的链接,更是对人自己的救赎。

菊次郎的夏天整部片子的音乐轻松愉悦,故事简单,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季这样一个图景下,完成了人的自我整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人们渴望真实真诚的与外部世界的连接。

毫无疑问这是一片温情款款的,说是喜剧笑点却不高,但又透射出一种温柔的力量的电影。

我觉得这部片子笑点不高,不如说是心理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