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上读完加贺对野野口作案动机的初步推理,突然就以为这也不过是一本很俗的推理小说,掂了掂剩下未读完的书的量,好奇到底还要写什么?直到现在,天色已暗,读完最后一页,合上整本书,忽然觉得有些恍惚。好像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巨大的刺激。谈不上震撼,却略微感到一点沮丧。
首先让这些感觉起来的是作者在书里非常明显地强调校园暴力,唯恐读者不去注意。那些残酷,想想就让害怕的“整人”手段,实际上真的发生在生活中。前段时间,韩国女生的校园暴力事件,确实让人无法言语。东野圭吾在他的回忆录里也多次写到过“校风恶劣的中学时代”。回想自己的中学时代,班上的“坏蛋”们相比已经收敛不知多少,可那些人身上的负能量能让人自我地就陷入那种没办法再反抗,温水煮青蛙的状态。当然,对于校园暴力,我并没有多少关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其实,这种话题跟很多社会话题都是一样的,都是需要思考,并且思考着解决方法。这话可能说得戴了高帽子。从我现在自己当着老师,才觉得很多学生的问题,现在的一些即使是老掉牙的问题,更不用说是新冒出来的问题,都是非常头疼,这些问题凭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解决,只能说该以怎样的姿态去接触这样的问题,怎样去慢慢地了解和接触隐藏在这些问题之下的人,这是非常之难的。
所以东野圭吾在这本书里写了这么一段话“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建立在一种错觉上。老师错以为自己可以教学生什么,而学生错以为能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重要的是,维持这种错觉对双方而言都是件幸福的事。因为若看清了真相,反而一点好处也没有。我们在做的事,不过是教育的扮家家酒而已”我不知道这段话是不是东野自己杜撰的,还是从那个愤世嫉俗的人那里看来的。但有时候,现在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确如此。对那些问题少年和那些拿问题少年毫无办法的老师来说。
之前,一直看不起畅销书作家,记得有个作家说过他从不看畅销书作家的书,因为那是扯淡。我一直把此当作箴言。但看了东野圭吾的书之后,我觉得并不是如此。譬如,他说的“恶意”。
你能想象一个人的犯罪动机是“恶意”吗?起码在现实中为钱财,为色,为权力,为情,有看过仅仅因为自己对你毫无来由的“恶意”或“偏见或“就是看你不爽””把你一刀捅了,而书中的野野口则精心编织了一个更庞大局去完成释放。
南派三叔说过“最可怕的莫过于人心”。
想想自己的小学时代,中学时代,就没有类似的恶意释放吗?
看那个成绩很好的女生,就在背后使劲地诋毁她,口头里常常说看不起她的话。
对那个一直被欺负的男孩自己难道就没有在始作俑者的毫无顾忌的庇护下踢他过几脚吗?
这些恶意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被外界和自身封印在了很深很深的地方,有时候会在自己毫无警觉的情况下露个面,邪恶地淫笑几声。
书中的结局其实令人沮丧,就像世界未来其实可能根本不像那些企业领袖说得那样乐观,只要自己能够思考的话。
最后制裁野野口的是法律。
但法律到底有大程度上能够制约人心的“恶意”产生呢?
有大程度上会让人变得能直面并且不被那股恶意操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