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3》-肖央《误杀》三部曲收尾之作

《误杀3》于2024年12月28号上映,目前豆瓣评分6.2,按照第一部7.5分,第二部5.7分的规律来看,口碑红利渐尽,收尾之作已成必然。

一部不如一部

回到影片本身,三部曲都是以故事情节成片,通过紧凑的叙事节奏和剧情的不断反转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对剧本是极大的考验。个人观感《误3》虽然在故事情节上已是极尽所能,但在价值取向的处理明显不够清晰。影片的最后一句台词“这是报应”作为影片注脚显然有失偏颇。肖央扮演的主犯也是本片的主角郑炳睿在被押送出庭作证时,冯兵扮演的仇家施福安(一个拐卖儿童的罪犯取这么善意的名字也是一种极大的讽刺)准备将其枪杀,可是看到郑炳睿的女儿以后却将枪口对向了孩子,郑炳睿扑向女儿,似乎是想以自己的身体保护住女儿,枪声响起,但影片没有交代子弹到底射中了谁,只留下郑炳睿这样一句饱含着忏悔的偈语。可现实世界如果靠这样的自然力量惩恶扬善,那是不是让恶飞得有点太远了?那些失去孩子痛不欲生的父母的飞蛾扑火的努力还有意义吗?终究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还是天道轮回了因果?

影片的另外一个反讽矛盾之处来自于肖央和安全署署长在船舱的对手戏那场。按响炸弹遥控器的那场戏。伪绑匪雅音(刘雅瑟饰演)为了让郑炳睿通过直播说出爆炸案的真相,导演了一场绑架,在他女儿和“女朋友”(佟丽娅饰演的老师)身上绑满了炸弹,然而在面对究竟是和罪大恶极的幕后主谋同归于尽还是炸死女儿保全自己性命并栽赃他人洗白自己之间,郑炳睿选择了后者,与他曾经对那些无辜的孩子做的事情毫无二致也毫无人性可言。这样的环节,裹挟在影片一开始通过章鱼的情景剧所表达的“父母为了孩子愿意奉献一切”的基调和影片最后不知谁中弹失去生命的模糊结局之间,这究竟是一种讽刺现实的表现手法,还是主创们的集体精神失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