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汽配行业的思考:二《汽配行业的管理问题》

分三部分谈一下汽配行业的管理问题。对它的认识、管理的对象以及常用的方式、影响公司未来的根本因素。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篇文章我倒过来讲吧,首先谈一下影响公司未来的根本因素,创业者的心胸和格局。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不知道怎们做,而是你看到未来却怎么也过不去。因为你还是没法打破原来的你。这让我想起罗振宇讲的大英百科和维基百科的故事,大英百科很久以前已经意识到自己肯定会被维基百科取代,可她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公司的成长不能以公司的死亡为代价。

人们都喜欢待在舒适区,没几个人那么“贱”愿意每天四点多起来主动迎接凌晨的太阳。

一个创始人愿不愿意主动学习,愿不愿意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这可能是公司发展的唯一瓶颈。

第二部分:我对管理的认识。

  有人说创业就像做题,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解题用的公式也不一样。但是又都殊途同归都是算出答案,解决问题。

我觉得管理学的本质:合理协调人、事、物,在现有条件下达到做事最优。

第三部分,管理的对象和常用到的管理办法。

  管理的对象:人、事、物。管理方式:根据具体的人群建立领导风格、思考事情的本质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物尽其用。

我们围绕“人”来谈一下在汽配行业中,人的“前世今生”。

关于招人。

在汽配行业中招人难是普遍的问题,大致情况分两种,工资低、太熬人。

关于工资低这个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一方面,最早进入这个行业当学徒的他们大多是七十年代从农村老家来的,他们那代人最初只是想找口饭吃对工资没什么要求。(以前私下听三哥说他们刚开始来的时候没有工资还特别不好找到要人的公司, 要不是当年过年没人看店他留在他们的店看门,可能就不干这一行业了....... )另一方面,二十年前的汽配行业还是朝阳行业,供不应求。

如果你还拿二十年前的思维来招募今天的员工,首先战略上已经失败。

我们这个行业招人多以年轻人为主、大部分会把亲戚拉进来。年轻人未成年人,因为年龄小见识匮乏,加上刚出校园所以对物质要求很低,对工资没什么要求。我问了同行家新来的年轻人为什么干这个行业,他说没什么呀只要不让我在学校受煎熬有口饭吃就行;家族经营,是中国一个很古老的传统,血缘方面的近亲姻亲,首先解决了信任问题、同时感情上还有束缚,无论是从历史方面还是从经济方面从短期看都是划算的。但是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管理麻烦,有感情掺杂其中管理起来就会有所顾忌放不开手脚。

招人的渠道很多样化,比如应届生的招聘会、专门的招聘机构、猎头公司等,但是最重要一点是高薪,靠理想和情怀是走不远的,大家都要养家糊口所以没必要遮遮掩掩。

人找到了,下一步就是培养。花时间、精力带他熟悉公司基本业务流程,然后叫他最基本的活让他一点点锻炼,这中间就要求带的人不断给他正反馈,激励他一点点建立信心,慢慢的上手就会好很多,很多新人就是“放养”后来慢慢走丢了。

使用。 根据个人性格和目前掌握技能情况,给他找相应的岗位匹配。其实这期间,又走有留,能呆个两年以上都慢慢入轨,这时候他们会重新思考要不要干这个行业。

留住人才。 这时候领导者就应该主动跟员工聊聊该加薪的加薪、该谈情怀的情怀,重新帮你带领的人定位就特别重要。你可以问问你的员工,“你是准备买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一起改变世界”

对将要离开团队成员的处理方式。

我系统想了想人之所以离开团队大家  种原因:

第一,钱给的不到位。

在同行业中,他在你公司的付出,可以再其他公司拿到更多的报酬,作为一个正常人肯定会考虑一下。如果你这里还没有特色,一般员工都会离开。

第二,关怀不够。

我们要分清楚哪些人是一块吃西瓜的,哪些人是一块喝茶的。根据马斯洛的分析,不同性格的人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三,家庭方面。

比如结婚了,另一方离得太远,两人不能在一块。眼前的事不足以让他放弃和妻子的团聚,也可以说恋家都会导致队友离开。

第四,个人发展受限,已经到了天花板,必须要自己创业了。

这个问题一般会出现在老人身上,干了十年了,混的连个车都还买不起更不要说买房子,看看周围和自己同时期的人都自己出来混还混的挺好,就会天高任鸟飞的念头。人性吗不存在谁对不起谁,你借用公司成长、公司用你做事。当然人还是要懂得感恩,我认识的一个自己出来干的创业者每年还是给以前的老板两节必送礼,尽管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后者已经做得很大前者也已经离开这个行业,但还是每年这么坚持着,可能这是人与人的细微差别。

针对四人发展受天花板舒服,我提一下我的见解,一年前段敬伟还在坚持分享樊登速读的文章就讲到过这个问题,讲了任正非离开国企时候当时的国企领导是怎么怎么为难他以及他们的后悔,如果当时能高高兴兴放他走同时给他投钱可能现在自己早就身家过亿........

一方面,对优秀的员工要成立前员工群,他们最了解公司即使离开只要不闹僵还会跟给斯带来正面影响。

另一方面,对优秀员工进行跟投。这个就是考验老板眼光和心胸的时候。这也是有技巧的,因为门槛低所以很多人做着做着就和自己合伙人分开了。

管理学是一门很系统的学问,我只是表达当下我的看法其实不够客观全面,随着阅历和学习的深入会有更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人的一生中,工作绝对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时光。可能对于有些人而言,工作就是朝九晚六,工作就是不知疲倦的重复,工作就...
    imruxin阅读 2,945评论 2 18
  • 室内设计是为主人提供舒适生活的设计,室内空间的颜色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很大的影响。活用色彩的影响力和表现效果是...
    我的作家梦阅读 261评论 0 1
  • 提到兵马俑,我们想的是他历经千年,依旧栩栩如生,辉煌壮烈。 但是今天我说的是工作,如常所知,工作本就是朝九晚五的的...
    雀替阅读 529评论 0 0
  • 亲爱的,你很棒,你有可爱的个性,拥有善良的本性,乐观面对世界,人前的你,总是开开心心的。那么是否,能在跟另一...
    无敌向日葵阅读 192评论 0 0
  • 摄于古巴巴拉德罗,器材松下微单gf6. 星光下的帆船 图片版权归本人所有,图片授权于简书用于设置为app开屏图,一...
    骁龙阅读 23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