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明朝,永乐年间,上海出了个水利专家叶宗行,凭借创新性思维和天才设想,使名不见经传的黄浦江成功转型,代替吴淞江升格为上海最重要最大的河流。从此,奠定了上海的整个地理版图。叶宗行的金点子,造就了黄浦江;有了黄浦江,才有大上海,这个推论文学上成立,历史学角度看,不够严谨而已。
直到朱棣成功夺取皇位登上最高权力宝座时,上海版图上还没黄浦江这个名称。那时候的上海,东西向的河流叫河或塘,南北向的称浦,够得上叫“江”的只有一条,吴淞江。黄浦江在上位前,不过是吴淞江的一条小支流。吴淞江的名字后来虽然消失了,但非常不甘心地在上海留了个印记,黄浦江的入海口至今仍称吴淞口,而不是黄浦口。那么吴淞江去哪了?它还在上海,缩小了,就是现今的苏州河。
这个江变河,河变江的戏法,不是大自然自说自话干的,而是人的杰作。这件事主要由三个人主谋,下命令的是永乐帝朱棣,他派大臣“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所以,具体实施的是夏元吉,还有一位出谋划策的关键人物就是叶宗行。
叶宗行,家住华亭县叶家行,地址在浦东与闵行交界处,如今从行政区划上归了闵行区浦江镇正义村,现在闵行召家楼古镇礼园内建有叶宗行纪念馆。
“江河变”这一工程有个专业名词——江浦合流,为什么要变?唐代以前,吴淞江非常宽,有“一江可敌千浦”之气势,宽到站吴淞江的这边看不到对岸。但是到北宋的时候,吴淞江下游瘀塞开始严重,以至于从海里来的船驶不进来,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疏浚,堵了疏,疏了堵,情况越来越糟。糟到什么程度呢?暴雨一来,海塘决堤,大水泛滥,百姓遭殃,惊动了最高领导永乐帝。于是,有了派大臣夏元吉来江南治水这码事。
但是,怎么治?永乐帝发榜,号召大家献计献策。叶宗行便献了个金点子,他直接颠覆了前人在吴淞江里挖挖挖的做法,把不知名的小河流黄浦江扶上老大的位置,提出“放弃吴凇江下游一段淤塞河道;加深拓宽黄浦(相当于今闵行区浦江镇闸港以北的黄浦江);疏浚上海浦北面的范家浜(相当于现外滩至复兴岛附近),使范家浜上游接上海港、黄浦、泖湖、太湖,下游与吴凇江合流后,从南跄浦口入海(故今黄浦江的出口叫吴淞口);在太湖出口处建造蓄水闸,控制湖水排泄之量。”
方案在被明成祖朱棣点赞后,指派夏元吉负责落实。当然,叶宗行义不容辞地给予技术指导。记载说他和夏元吉俩人还亲自加入民工队伍,挑担运土。“榜样”效应立马显现,干活的百姓群情激昂,工程进展顺利,达到预期目标。1404年,江浦合流基本完工,未来大上海的雏形也形成了。
叶宗行因治水有功,被朝廷重用,当了钱塘县知县,他在任上两袖清风,有“钱塘一叶清”的美誉。
关于叶宗行的清正廉洁有个小故事。
当时有个叫周新的大臣,外号冷面寒铁公,对叶宗行清廉传说有怀疑。他乘叶宗行外出时,偷偷打开叶的行李箱,仅发现一包太湖银鱼干,于是心服口服,俩人因此结下深厚友谊。叶宗行后来督送工匠北上营造北京宫城,尚未到达北京,因病去逝,也是鞠躬尽瘁倒在岗位上的一位古人。
叶宗行的祖上是南宋名臣、文学家叶梦得。叶梦得为苏州人,晚年居住在浙江湖州。他有个孙子在元朝时入赘华亭莘庄镇李家,而且改姓李,后来归宗,恢复叶氏。这里的记载很简单,但是“入赘”“改姓”这两件中国传统文人特别忌讳、不到大难临头决不做的事,叶家族人都实施了,其中想必有个辛酸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
大概在叶宗行的祖父一辈才到了浦江镇。和所有的天才传说一样,叶宗行从小就显露出天象、农事方面的兴趣和志向,决心以治理苏松水患作为自己的功德之业。家里也为他创造学习条件,他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经常外出考察,对家乡周边的地形地貌河港水道非常熟悉。因此,当机会来临时,他一举抓住,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造福于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后人。
多亏了他,上海700年来仅少数几次洪灾,影响也仅限于沿海一带。大多数辰光大多数地方都妥妥的,后来的“陆深”们才得以过上锦绣生活,可以理直气壮地鼓吹“奢侈”拉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