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之思维导图

说实话,关于思维导图我不会,也不懂。第一次听说是在很多年之前,在南京看了一本《学习的革命》,那里有思维导图,当时我就不懂,现在我还是不懂。

但是现在这么流行,如果不让学生尝试一下,我觉得作为老师,给孩子留一个漏洞总不是好事。

我在网络上学习,寻找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后我觉得就是画出思路图,类似于文章的提纲,但是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备注:这些都是在群里看到的,完全借用。)

如何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呢?用一篇课文?还是写作文时?我觉得都不妥,得先找一个更简单,更合适学生拓展思维的主题。

练习1中的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觉得非常适合。

资料的收集也有讲究,从哪些方面去介绍?每一个主要的方面是否可以再从不同的角度介绍?

书上有聚居地区、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三个方面,学生又有了补充,衣着特色、饮食文化、特色节日、宗教信仰等,可是这么多项目有些是交叉的。

引导学生在黑板上不断整理出一条思路,哪些是包含在大项目中的,哪些是并列的。

看着复杂的条框,自然引出思维导图,它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清每个项目。

我们一起整理,画出简单的思维导图,学生惊讶地看着如怪物的线条和汉字,赞叹真的很清楚。

接下来就是学生制作了,他们要选择一个民族认真去思考,作为自己制作PPT的思路。制作的样式鼓励创新,有自己的特色。

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真的很棒,让我真心地为他们而骄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此感谢金华校助,下午的信息课给孩子们自由的时间完成PPT的制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