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子夏言。
一个一年读50本书,写40万字稿子,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码字狗。
这篇文章,是我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纯手写+五笔盲打完成的,希望你能认真看完。
谢谢。
今天,我正式离职了,从一个内容编辑,成了一名失业人士。
老实说,我挺喜欢刚辞去的这份工作。
过去一年,因为工作需要,我读了50本书,写了将近40万字的稿子。
从逻辑思维到个人认知,都有了很大提升。
我以为,只要继续努力,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将来就有机会跳到更大的平台,在更大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可如今,我又一次折断了自己,正处于上升期的职业生涯。
听到这,你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是又呢?
这一切,还得从2015年开始说起。
1
2015年,我22岁,刚刚大学毕业一年。
还没怎么享受社会的毒打,就突逢变故,一夜之间被迫长大。
父母离婚,我的家散了。
母亲为了供弟弟上大学,经常凌晨三四点起床,晚上十一二点睡觉,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生活,把一个手无寸铁之力的女人,硬生生地逼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战士。
为了减轻母亲身上的重担,快速帮家里赚点钱,2015年,我去了一家金融公司,干起了销售。
彼时,在我浅薄的认知里,对于一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来说,销售是来钱最快的方式,没有之一。
从早上9点到晚上8点,我每天要打400-500个电话。
“你好,我是做银行贷款的,请问您需要……”
“您好,请问您是XXXX,告诉您一个好消息,现在银行出了新的政策……”
经常是,一个电话刚挂,另一个电话又接进来了,连喝水、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即使下了班,也要给客户打电话、发微信,向客户推荐产品,邀约客户上门签约。
我以为,只要拼尽全力,就能改善家庭条件,让母亲和弟弟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是,我却忘了: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2016年5月,有一天,我喉咙疼,起初,我只当是寻常感冒养两天就好了,可拖了一个星期也没见好,只好上医院检查。
医生说:你这是急性咽喉咙炎,我给你开点药。
我心想:估计没啥事,吃点药就好了。
于是没把它当回事,取完药就回公司上班,照常Call客户、继续努力赚钱。
然而,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喉咙炎一直没有好转。
第二次上医院,医生安排我做了喉镜,结果显示:声带小结。
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一般只会出现在老师、歌手等经常用噪的人身上。
医生说:如果减少用嗓,配合吃药,有可能恢复正常,但如果再持续用嗓,你的嗓子就可能永远沙哑,无法正常说话。
我像判了死刑,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哭。
一个电话销售,如果不能正常说话,那我还怎么开单、赚钱、怎么养家糊口?
我的家庭需要我。
我的母亲、我的弟弟需要我。
我必须像个男人一样冲在前头,努力赚钱,才能成为家人的依靠。
可现实告诉我、身体告诉我:你必须停一停,你必须停下来。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暂停了工作,每天在家像个哑巴一样,一句话都不能说。
那是我前半生最消沉的时光。
一日三餐,每餐要吃60粒西药,痛不欲生;曾经以为会共度一生的人,因为种种矛盾,最终消散在茫茫人海里。
那时候,我每天都在绝望里度过。
一个月下来,整整瘦了十斤(正常饮食,没有运动和刻意减肥)。
不过,这样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太久。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我的音色大有好转,我兴奋地重返职场,迫不及待想赚钱。
可是在公司里打了两天电话,现实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喉咙再次发炎、声音再次沙哑。
就像一个受伤瘫痪的人,站起来不过一秒,马上跌回轮椅。
原来所谓的“好转”,不过是一场回光反照。
这一次,我没有硬扛,而是懦弱地向身体投降,当了逃兵——从金融公司辞职。
这是我第一次被迫辞职。
我以为,未来的人生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可是我却忘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波涛汹涌的暗河,每一个拐弯处,都是险象环生,躲避了起伏山峦,却始终躲不掉,一个拳头大的暗礁。
更大的“雷”,还在后头。
2
2016年8月,从金融公司辞职之后,我一边休养身体,一边找工作。
那时候,我已经毕业两年多,专业不精通,没什么特长,而且还不能过度用嗓。
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我能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
“你不是喜欢写作吗?”
关键时刻,朋友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广告文案”、“文案编辑”的工作,并大量投递简历。
幸运的是,接到三四家公司的面试邀请,接连面试了几家公司之后。
终于,成功拿到了一个offer!顺利进入了广告公司,成了一名小白文案。
刚入行,什么都不懂。写出来的文案全是垃圾。
我只能用最笨的办法,研究别人的广告文案,单张是怎么写的,围档是怎么写的,资讯软文是怎么写的,刷屏稿是怎么玩创意的。
只要对我有帮助,只要能提升自己,我什么都肯学。
这样坚持了一年多,2018年,我从一个小白文案成长为资深文案,独立负责两个项目。
2019年,为了更好的发展,我跳糟到另一家广告公司,开始学习策略推广和品牌推广。
成长,是一个剥皮抽筋的过程。
那一年,熬夜、加班、通宵是常态,朝九晚六才是偶然;
那一年,我见过凌晨三点的月光,也见过清晨7点的太阳;
那一年,我的发际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位移;
也正是那一年,我受够了地产行业,没完没了地加班,决定开始学习新媒体写作。
目的很简单,只希望有朝一日,能摆脱地产的压榨。
于是,我开始了上班写文案、下班写稿的生活。
晚上十一二点,别人差不多已经洗洗睡了,而我却刚刚下班到家,重新打开电脑准备写稿;
凌晨两三点,别人睡得正香,而我还在电脑前码字。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抵抗力下降、黑眼圈加重、发际线后退……
但也正是凭借着这种努力,2020年,机缘巧合之下,我成功转行,成为一名内容编辑。
新的城市,新的工作,新的开始。
我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没想到,有一个“雷”已经在路上,悄悄向我逼近。
2021年10月,某天晚上,正在公司加班写稿的我,突然感觉眼睛有点不舒服,于是在美团上买了一盒眼药水。
可滴了两天没什么效果,只好去医院看眼科。
医生说:你这是干眼症,经常对着电脑的人容易得这个病。
我问他:那怎么办呢?
他语气轻松:我给你开几盒眼药水,你眼睛不舒服就滴一次,不舒服就滴一次,可以无限次滴,平时注意少看电脑和手机。
交完费,拿到眼药水之后,我骑着共享单车,想也没想就回公司,继续加班写稿了。
从那之后,我开始了依靠眼药水生活的日子。尽管我刻意远离电脑,用最原始的方式写稿——手写,但眼药水滴了一个多月,眼睛状态依然没有改善。
我只好重新找一家医院挂号,重新检查。
不检查还好,一检查不得了。
医生诊断为:干眼症+高眼压症。
所谓高眼压症,有点类似于高血压,都需要通过药物来控制。
正常人的眼压,一般在11-21,而我的眼压高达27,几乎是常人的两倍,如果不及时控制,有三分之一的概率会变成青光眼,而青光眼严重会失明。
历史没有重演,但却惊人的相似。
我再一次陷入了无止尽的恐慌——万一我以后看不见怎么了?万一我职业生涯走到尽头怎么办?万一以后都不能工作了怎么办?
失眠、焦虑,整晚整晚地做梦。
医生说:你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你越焦虑,眼睛越治不好。
这道理我也懂,可是她并不知道,那个时候,声带小结留下的后遗症——慢性咽炎再次复发。
这意味着我平时不能多说话,甚至是不能说话。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2016年声带小结,已经是我人生中最惨痛的经历。
无奈现实告诉我:人生,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3
我每天依靠眼药水来降眼压,缓解眼睛的不适,然后,配合着中药一起治疗,吃了吐,吐了还得吃。
而且,一日三餐,还要吃三种治疗咽喉炎的药。
家人建议我辞职回家养病——马上过年了,你就早点回家歇一歇,把身体养好。
那个时候,母亲瞒着我,在医院做了一场手术,正在家里休养身体。
如果我再休息,整个家就断了经济来源,只能靠我弟弟一个人支撑。
我不想让他一个人孤军奋战,也不想让他背负那么大的压力,只好若无其事地安慰家人:没事,我尽量少看电脑就行。
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这样的生活,一直坚持了两个多月。
春节前夕,在医院复查时,眼压终于控制在17-19之间。
医生松了一口气:唉,你这眼压可终于降下来了。
我也松了一口气:嗯,终于是个正常人了。
她建议我春节期间好好休息,春节后再行复查,我满口应下,可是回家过了一个春节,眼压又重回年前的峰值——26-27。
也就是说,两个月的眼药水等于白滴了,眼睛状态,又重新回到了年前最糟糕的状态。
我慌得不行:怎么会这样呢?
医生问我:你每天滴眼药水了吗?
我:我滴了呀。
医生:这就奇了怪了。
我:过年回家的时候,我感觉火车上的灯光特别强,眼睛很不舒服,有没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
医生:有可能,眼压高的人怕光。
从那天开始,我明显感觉到自己“见不得光”,只要进入商场、地铁、办公室等灯光过强的地方,眼压就会上升,眼睛就会不舒服。
虽然医生帮我换了一种眼药水,从国产药换到进口药,但滴了十多天,眼压还是居高不下。
这时候,家人又劝我辞职回家——大不了换份别的工作嘛。
我:可是我不甘心,我现在正处于上升阶段。
家人:你不甘心又怎么样?你又能怎么样?你的身体、你的眼睛,已经不允许你继续过度用眼了。
是啊。
你不甘心又怎么样?你又能怎么样?你的身体、你的眼睛,已经不允许你继续过度用眼了。
就是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彻底击垮了我的心理防线,也粉碎了我过去两个多月的偏执和坚持。
挂完电话,我缩进被子里,蒙头盖脸地哭了一场。
我哭自己的眼睛,为什么迟迟不见好;
也哭自己多年的努力,即将付之东流。
第二天,我向公司提出辞职,老板建议我休息半个月,等眼睛好点后再回去上班。
我摇了摇头,然后拒绝了。
没有任何一份工作,值得我以命相博。
更重要的是,我的眼睛已经发出了示警信号:只要在灯光过强的地方待上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眼压就会上升。我已经无法,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正常办公了。
这是我人生中,第二次被迫辞职。
过去,我一直以为,只要努努力,就能迈上更高的台阶。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很努力地往前冲。
可是现实一次又一次告诉我:你可以战胜和超越过去的自己,但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等于零。
4
现在,我正在使用医生帮我新开的第三种眼药水,也正式从公司离职,彻底成为一个无业游民。
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每天都在啃老本。
焦虑吗?当然焦虑。
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
我经常问自己:我能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
我想了很久,这个问题,始终没有答案。
从2014年到2022年,我已经毕业8年了。
一路走来,我失去了健康的喉咙,也失去了健康的眼睛。
今年,我已经29岁了,马上就要迈入三十大关、步入中年。
再转行,我能做什么?我还能做什么?
我时常会怀疑: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直到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有一位女生,35岁通过法考,36岁怀上二胎,今年37岁刚刚开始当律师。
那一瞬间,我仿佛释然了:
人家37岁都能从零开始,我为什么不可以?
不能过度用嗓,不能过度用眼,但是我还能写。
我并没有失去写作的能力。
从2016年到2022年,我写了将近4年的广告文案,做了一年多的编辑,去年一年写了40万字的稿子。
写作,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只要生命还在,我可以一直写下去。
正因如此,我决定:接下来,开始更新自己的公众号,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我读过的书,获得的新知;
并开始尝试做短视频,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了解我。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但唯一有一点可以确定:只要一直往前跑,就不算原地踏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