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案例法学幽默

学习幽默的目的:改变自己,提升生活的质量

幽默的心理学基础:每个人对每个问题在心理都有一个预期的答案,当对方给出的答案超过了预期答案,也就是说出乎意料之外,即达到幽默效果。

举例:一美女从出租车上下来,把照相机落在后座了。司机见状赶忙把头伸出窗外,冲着美女喊:“小姐,你相机~。”美女一脸红,扭过头骂道:“你TMD像鸭!” 然后的士走了。然后美女追着喊:“师傅,我相机,我相机……”

分析:

1.故事开头:美女打出租车,相机忘带。

2.师傅提醒美女拿相机。(小姐,你相机,正常情况下预测的答案是拿着美女拿走相机并说谢谢,可故事不是这样发生的)

3.美女误解师傅,把相机=像鸡,并骂了出租师傅。出租师傅走人,美女追着大喊“我相机”,这个答案超出了观众的意料之外,达到幽默效果。

从以上的例子中可发现,幽默的本质是将故事,这种故事的可用一模型表示:

幽默=X+Y+Z,其中,

1.X:故事的开始,发生的背景知识

2.Y:故事的发展,设置包袱,给听众安排一个预测答案

3.Z:故事结局,揭露预料之外的答案,这里可用很多修饰手法。

用模型来分析例子:

例如:学车的那会做后排,听到前排的教练对女学员说:“看到前面路中间的人了吗?撞死他!”女学员颤抖着说:“我不敢。。。”教练:“你不敢?不敢TM还不刹车!?”

分析:用幽默=X+Y+Z模型

1.X:故事开始,以学车位背景

2.Y:故事发展,教练对女学员说,看到前面的中间路人没,叫撞死他,学员说不敢。这里买下了伏笔,教练为什么这样说,常规思维认为教练有问题。

3.Z:故事结局,教练说不敢还不刹车,其实是想叫学员刹车。这个结局超出了意料之外,达到了幽默效果。

幽默可以学,但内心要有强烈的改变自己的愿望,幽默学习的过程:

1.学习:大量案例的输入和记忆

2.思考和分析:分析案例的模式

3.分享:讲案例讲给别人听

4.改进:根据反馈进一步改进

5.创作:达到随意创作幽默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是基础,刻意练习和坚持是关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