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的风骨#

第四十七章/烧香拜佛,三问三答

送走了林若欣,李思远就全情投入到备考的繁忙学习中。

家里人对他的备考情况并不是太在意,一方面是对他比较放心,另一方面,孩子高考的结果对他们这样的家境来说并不是那么的要紧。

但李思远是个心气挺高的人,他不希望在自己人生的重要关头,为自己留下一个心中难以弥补的遗憾。

高考过程中,他一直认认真真地应答。

高考一结束,他并没有象别的同学那样肆意放飞自己的心灵,天南地北的畅游,而是关起门来,静心研读古代国学经典,为将来将要走向的创作之路努力修行,潜心专研。

成绩刚一出来,大姐就打来电话,告诉他以他的成绩,进北大清华也是有希望的。但他却在填志愿的时候,填上了四川师范大学。他想在将来学成以后,一边教书育人,一边搞文学创作。家里人虽觉得可惜,但也由着他的性子,并未干涉他的决定。



这天一大早,奶奶要李思远陪她去趟庙里,李思远也正想出去换换脑子,于是就爽快的答应了。

两人略作收拾,早早地上路了。

不久后,来到一座雄伟的高山下。两人下了车,步行上山。

万人走走停停,歇了好几次脚,终于来到了一座庄严、肃穆的寺庙前。

两人略作休息,随后走进寺院,穿过寺院后面的走廊,两人走进了一座宽敞的大殿。

李思远跟着老奶奶一起上香,跪拜,添了香油。两人正准备离开,这时走过来一位知客僧人,唱了一声佛号,“两位施主,主持有请,请两位随我来。"说完话,就将两人引入了方丈室。

这是一间静室,里面陈设颇为简单,简约、素朴。整个房间的氛围,给人一种肃静、清凉的感觉。

“两位施主,请坐。"两人闻声,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一位老年僧人正向两人示意。两人便谢了座。

李思远抬起头来,仔细打量这位看起来善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老僧。对面的老僧也正仔细的打量着面前这位寻常已极的少年,一双平和而又睿智的目光仿佛能够看进对方心里去。

李思远心里突然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心灵深处竟然升起一种正面对一位久违了的故人的离奇感觉。

“小施主,老纳有三问,请小施主解答。

第一问:小施生从何而来?”

对面的少年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随即抬起手来,指了指指上面。

老僧不动声色地看了少年一眼,“小施主欲往何处?"老僧紧接着问出了第二问。

“随缘吧!进了大师的庙,就得信佛。"李思远想了想,随心未必就能心想事成,那就随缘好了。

老僧面上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赞赏的神色,随即问出了他的第三问:

“小施主远道而来,又有何求呢?"

“了结一场因果。"李思远缓缓说道,

“世人都说,菩萨惧因,俗人惧果。

晚辈自知做不了菩萨,不只是少了那颗慈悲心,更缺少那份对佛法的悟性。

但晚辈也不甘心只做个俗人,做人总得有个念想。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都说佛无处不在,想来佛是能够听见我的心声的。晚辈今日不惜远道而来,就是想要亲耳听听佛的告诫。”

“天道有轮回,世事有因果。小施主今日种如是因,他日必结如是果,老僧唯有一言相告:‘小施主,自古情关最难过,还望小施主慎行!'"

“晚辈受教了!多谢大师指点迷津!大师要是没有别的什么事,晚辈就先告辞了。"

“两位施主慢走!老纳就不再耽误两位施主的宝贵时间了。了尘!你替老纳送送两位施主。”

“是!主持!两位施主,请随贫僧来。”知客僧随声走近前来,领着两人向外走去。主持大师一直目送着他们离开,直到几人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见,这才缓缓地收回目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四十四章/神仙的赌局 林若欣悠悠醒过来,惬意地深吸一口带着幽幽荷香的清新空气,缓缓地吐尽了,旋及又扭过头去看了看...
    风吹荷S水映月阅读 173评论 0 3
  • 第十章/我问佛 这是个礼拜天的午后,李思远陪着爷爷奶奶在院子里喝茶闲聊。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习习的凉风拂在脸上,让...
    风吹荷S水映月阅读 335评论 2 5
  • 第二十五章/万水千山总关情 周雪琴北上京都的那一天,李思远果然没去送行。为此,周雪琴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风吹荷S水映月阅读 156评论 0 5
  • 第三十四章/我已躺平,不求你懂我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到处充斥着一种病态。 患病的大多数是年轻的一辈,他们过起了苦...
    风吹荷S水映月阅读 274评论 2 8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26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