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等天气现象影响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收成

厄尔尼诺等天气现象影响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收成。在德国柏林西北部的克雷姆曼的照片农民的农田里。

据芬兰阿尔托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大型的天气周期,如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的,影响了世界三分之二的耕地。在这些所谓的气候振荡中,空气压力、海平面温度或其他类似的因素经常在相隔很远的区域内波动,导致降雨和温度模式发生显著变化。

近年来,研究人员预测这些振荡的能力显著提高。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强调了利用这一改进的预测技术在农业规划中的潜力。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的博士生马蒂亚斯•希诺(Matias Heino)表示,这可能会提高农业对气候相关冲击的抵抗力,从而改善全球许多地区的粮食安全。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是第一个研究厄尔尼诺-南振荡以及类似的北大西洋振荡和印度洋偶极子对全球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的全球研究。

根据不同的阶段,这些气候振荡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众所周知,厄尔尼诺和它的相反阶段拉尼娜对南亚、拉丁美洲和南部非洲的许多地区的玉米、大豆、水稻和小麦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阿尔托大学的助理教授Matti Kummu说:“我们的研究表明,北大西洋的振荡,NAO,显著影响了欧洲许多地区的作物生产,但也影响到了北非和中东地区。”

北大西洋振荡描述了冰岛低压和亚速尔高压地区之间的关系。当冰岛的空气压力明显低于亚速尔群岛时,更强烈的风会增加从大西洋到欧洲的温暖潮湿的空气。在北大西洋振荡的另一阶段,当空气压力差较小时,低于平均水平的温和气流流向欧洲。它使冬天更冷,更少雨。

当大西洋的气压差异很大时,欧洲作物的生产率比平均水平降低了2%。在西班牙和巴尔干地区,这种影响尤其强烈。在这些地区,生产力下降高达10%。北非和中东地区的作物生产率下降幅度最高达6%。在NAO的另一个阶段,当空气压力差较弱时,相同的区域在作物生产力上也有了积极的变化。

在印度洋的偶极区,印度洋的表层水温经常在海洋的东部和西部地区波动:当西印度洋的地表水变暖时,东印度洋的温度往往较低,反之亦然。IOD现象影响到粮食作物生产,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根据IOD的阶段,作物产量可能比平均水平低8%或6%。

这项研究是与哥伦比亚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和波恩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新东西,适应起来有些难度,但我还是要学,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潜力,相信自己可以的! 虽然年过半百,...
    物理云阅读 101评论 0 0
  • 分手之后,我终究还是无法释怀 最近我收到了一位听众的哭诉,她刚和谈了五年的男朋友说了再见,虽然双方都是和平分手,但...
    柠檬心理阅读 847评论 0 1
  • 走过的路 那时留下的身影 不见的回首 潇瑟的车窗外的风景 悲凉的心 难以回头的往事 凄凉的音乐 孤寂似寒风中 飘零...
    妙斋居士阅读 13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