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的,“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百余年来的赶考之路证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字当头、干字为要,坚持人民至上、在民生服务中竭诚奉献,坚持真抓实干、在重大考验中勇挑重担的实干者,做出突出业绩的优秀干部,坚决不用那些政绩观不正的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才能最终成就一番火红事业。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重实干重实绩”成为用人导向。坚持以实干实绩为导向,可以鼓励广大干部员工脚踏实地工作,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需要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真实反映个人工作成效,确保奖励与实效挂钩,惩罚与失职失责相匹配,对于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要大胆使用,坚决为干事者撑腰。对于不胜任不适宜现职干部,果断“叫醒”“叫停”。并设立反向惩戒机制,把“板子”打在务虚功、慢作为的人身上,让“虚干者”没有市场,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同时,对于“务虚者”,通过教育培训,给予务虚者改进的机会,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帮助他们转变工作作风。从而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为实干者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用实在实干求实绩实效,就要做实干家,不当“空谈客”。广大党员干部要砥砺实干精神。坚持韧劲、快劲、细劲相统一,以实干求实效,以实效促实干,压实责任,紧抓快办,强化精准思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筑实理想信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实现领导干部轮训常态化,推动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大力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以钉钉子精神抓一事成一事,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碑立在民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答卷,谱写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