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是信息的整合,是学习的助力,更是查阅的“百宝书”。
你还在做文字的搬运工吗?
听课的时候,你是不是总想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看书的时候,你是不是总想把作者的观点都一一列出来;
听演讲的时候,你是不是总想把演讲者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
这些都是机械记忆,在这里你只是文字的搬运工,只是认为将这些知识记下肯定有它的用处,却未曾想过为什么!这也是典型的“脑袋空空,笔记满满”,看似很有成就感,其实并未真正的理解。
我们常常满怀信心地整理出整洁的笔记,期待自己会充满动力地去复习并从中受益。然而,现实往往是这些笔记很少被再次翻开;即便翻开了,也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那些笔记的意义何在。于是,我们决定重新开始记笔记,陷入了一个不断重复却毫无改变的循环。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精美笔记时,往往会心生羡慕,并想要学习他们的方法,比如思维导图、手绘或卡片笔记等。
黄钟毅在《笔记思考术》中指出,要写出真正有价值的笔记,关键不在于改变笔记的形式,而在于改变我们对笔记的认识和相应的记录方法。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记笔记的真正目的,然后再考虑采用何种方法来记录。
黄钟毅,是电脑玩物站长Esor,致力于研究云端工作方法,其原创文章屡屡被经理人、数位时代、关键评论网等各大媒体转载。在各大专院校、企业演讲或开课,累积达百场以上。
作者在书中从思考、整理、选择和反省四个方面介绍了记笔记的方法。我主要给大家介绍其中的三个方法:三层笔记法、元经验笔记法和KPT笔记法。
一、记笔记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黄钟毅在书中说道,记笔记的目的不是重复过去,重复他人,而是创造未来,创造自己。
一本笔记不需要完全记录你的所见所闻,而是选取对自身有利,通过解释、重组要把别人的东西,创变成自己的知识、行动、笔记。
也就是说,做笔记是在解释世界,进而创造自己改变世界的利剑。
所以记笔记不仅要记下看到的,听到的,还要写下思考,怎么来用。有用的笔记,就是有没有付诸行动。
用作者的话来说,“笔记思考术”的核心有三个步骤,分别是:
为什么会这样?你可以记录下关键的前因后果,让你以后可以看懂这个信息或任务。
我是怎样想的?从复制笔记到创造笔记,记下你的想法、你的感觉,笔记就会成为你会喜欢的自己的笔记。
我想要变成什么样?无论什么资料或任务,你之所以要记笔记,一定都和你有关,笔记是要被你使用的,是你以后想要阅读的,那你又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怎么使用它?以后可以阅读到什么呢?
单纯地记录知识,它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记笔记的好处是什么?
1)记笔记可以加强我们的记忆。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并且时间越长遗忘越多。
2)记笔记可以梳理知识点,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笔记可以记录自己的学习思路,在不同的时间对相同的知识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悟,而不是单单的硬知识点而已。
那么,具体怎么来写笔记呢?在书中作者介绍了三种笔记方法。
二、三层笔记法
简单来说,我们记笔记的时候,把笔记分为三个空间,分别是“封存笔记”“构思笔记”和“行动笔记”。
这种笔记三层格式「非常简单」,但是「效果非常显著」。
1.封存层笔记——资料收集
这一层的笔记是为了记录我们搜集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比如书中的观点、老师的讲解重点、演讲者的论点等。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笔记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他人的言语和看法。
2.构思层笔记——思考整理
在记录了他人的观点之后,我们需要自问两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我自己是怎么看待的?”在这一层,我们写下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或产生的疑问。
3.行动层笔记——实践规划
在记录了知识并进行了思考之后,最关键的问题是:“我打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以及“我想要自己变成什么样子?”记笔记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促发改变,而要实现改变,就必须付诸行动。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只有能够转化为行动的笔记才是有效的,因为只有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三、元经验笔记法
作者黄钟毅在书中说道,过去的事情没有被精炼,就没办法被未来利用。
我们如何确保自己的经验能够为未来服务呢?
作者提出了一个称为“元经验笔记法”的概念。所谓元经验,指的是那些我们可以多次利用的最基本的经验单元,例如工作流程或框架结构等。我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经验,但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经验转化为有价值的东西。
举个例子,作者在记录举办大型活动的经验时,最初只是简单地列出了任务清单和活动细节,如邀请的嘉宾、预定的流程、报名文案等。
虽然这些记录看似详尽,但作者发现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更像是在记流水账。
因此,作者改变了方法,开始分析活动的流程和结构,记录下活动名称、时间、地点、报名须知、常见问题解答等关键信息。
这些信息最终成为了他日后举办活动时可以重复利用的元经验。
只有当我们提炼和梳理经验,识别出那些可重复利用的元经验时,我们记录经验的行为才真正具有价值。这样的经验才能转化为实际价值,为我们的未来增添动力。
四、KPT笔记法
KPT笔记法,是指保持(Keep)、问题(Problem)、尝试(Try)。
这种笔记方法主要用于自我反思,其核心目标是促进改进,即如何在下一次做得更好。它的步骤包括:
记录优点:首先,写下自己做得好的地方,这些是我们可以继续维持的。
分析问题:其次,识别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下次需要解决的方面。
规划改进措施:最后,列出下一次可以尝试的改进行动。
在每次实践过程中,我们会识别出可以保持的做法,并记录下出现的问题,然后尝试新的改进措施。
通过KPT笔记法,我们能够持续发现并保持那些有效的做法,这成为我们自信的源泉。通过不断的尝试和积累自信,我们实现自我成长。
五、结语
要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成为更好的自己,关键在于记录有价值的笔记。
除了文中介绍的三层笔记法、元经验笔记法和KPT笔记法,作者黄钟毅在《笔记思考术》中还分享了其他多种笔记技巧,如主题树状笔记法、回音笔记法和转换心情笔记法等。
无论采用哪种笔记方法,我们都应该不断自问三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我是怎么想的?
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正是作者在书中强调的笔记三原则。
记笔记,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别人;它不是为了复制过去,而是为了创造未来。
让我们通过笔记来深思人生、梳理目标、选择行动、积累经验,共同在笔记的旅程中成长。
我是灵柒,期待与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