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该过成你喜欢的

今年春节期间去二姨家走亲戚,又一次见识到了生活腌臜的一面,很多人把生活过的一地鸡毛。

初六,我和妈妈还有小姨去二姨家走亲戚,她家在一个距离乡道马路挺远的村子,途中有一截泥巴路,因为初三那几天刚下过雨夹雪,这条路泥泞不堪,我们的电车只能走在一条条深深的车辙印里以防滑倒。

泥巴路走了半小时左右才到他们村口,瞬间豁然开朗,像进城了一般,平整宽阔的水泥路,路口还有一排气派的平房,我们边纳闷这巨大的反差边往前走,差不多20米处看见院中的红旗才明白,“XXX村委会”,呵,原来如此。

他们的村委会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的位置,大门朝南,西边20米外是泥巴路,东南北都是宽敞的水泥路,除了向西的主路通往农田,其它各路直通村里和村外。我们继续往前,又是另一番景象。道路两旁有着不同风格的住房,有装修豪华的两层小楼,大门还挂着喜庆的红灯笼,有青砖尖顶的瓦房,甚至没有院墙。

快到二姨家路口的时候,出现了一间我小时候才见到过的用木头搭建的“小卖铺”,小小的屋子看起来能住人,门口是用木桩和木板支起来的简易长桌,桌子一侧放了几箱方便面,其它空间放着敞开着口的辣条,小包装的零食,棒棒糖之类的,好像还有小孩玩的炮仗。门口东侧聚集着五六个“摆阵”的人(就是在地上用石头画横竖分割的方格,分别用树枝、石头或纸片等等代表对战双方,根据某种规则进行竞技游戏),他们看起来有50岁左右,抽着烟,叫嚷着。西侧站着几个闲聊的妇女,还有一只狗,那狗从趴着的地方站起来看着我们,不叫,尾巴也不摇。小卖铺后面是一个大坑,坑边有几只鹅,远一点还有几个钓鱼的人。

“恁是谁家的客欸?去谁家?”

“俺去XXX家”

那几个妇女目送我们到二姨家门口还不散去,嘀嘀咕咕的看着我们。

二姨家是平房,前两年刚建的,屋里简单做了装修,但是院子没有修整,也没有安装大门,进出口一侧摞起一人高的砖当院墙,另一边是没拆除的黑瓦旧厨房。南面和西面的邻居都是二层小楼,由于和南面邻居家距离较近,一天里只有中午有几分钟的阳光,其它时间里整个院子阴冷潮湿。由于院里院外的泥巴带进带出,屋里也踩了一层厚厚的泥,看不出地板的样貌。

我们到二姨家大概十一点半,二姨在洗衣服,小侄子在院子里放“串天猴”,大哥和弟弟都还没起,姨夫出去打牌不在家。看到我们去,二姨放下手中的衣服让我们屋里坐,并把大哥和弟弟叫起来。屋子面积不大,客厅正面贴着几个神像画,画前供着香炉,香炉放在从东到西摆放一排的茶几上。客厅西北角是一个卧室,西南剩余空间摆放了两个旧沙发和一个餐桌,客厅东面两件卧室,大哥和弟弟各一间,每个卧室都没有装门。屋里有股说不出的难闻的味儿。我看着黑黢黢的沙发、桌子,还有桌上半盆剩的熟鸡肉,沾着油星的板凳,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掏出兜里的纸巾帮小姨和妈妈擦干净凳子后叫着小侄子出去玩了,留下她们姐妹仨在那聊天。

小侄子带我在村子闲逛,告诉我这家是给他打针的医生,那家是他的老师,路上遇到的每个人几乎都认识他给他打招呼“蛋儿,上哪玩去啊?”侄子给我讲他认识了多少字,他的朋友在哪住,跟谁玩儿的好,谁爱欺负他,说谁明年就不和他一个班要去隔壁上小学,说村里一个老头把他绑到树上不让他回家......

1点左右的时候,二姨出来找到我和侄子,回去才知道小姨和妈妈说不在她家吃饭了,要回去。

大概有十年了吧,我这是第一次见二姨夫(虽然不是每年都去二姨家,但是基本上每次去都见不到人)他个头比印象中的矮很多,带着针织帽,穿着黑色的沾着灰尘的棉服和棉裤,应该很久没刮胡子了,嘴巴周围有点花白的胡子胡乱的在脸上躺着,鞋子拖着地走路,有点弯腰驼背,眼神有点躲闪,说话含糊不清,讲真,像大街上的流浪汉。姨夫意思是要留我们吃饭,但是小姨和妈妈要走,二姨不说留也不说让走,不接话,大哥和弟弟也一样不说话,呆呆的站着,我让弟弟帮我们拉着他爸爸,他也不去,掰扯半天,双方都有点生气后,二姨夫妥协了,我们离开了。大人掰扯的过程中,小侄子小手搓着,看似不在意这场景自顾的跟我说话“姑姑,俺爸说下午带我买二踢脚和烟花,烟花天黑的时候放好看,每年我都放......” 我有些难受,稚子何辜呢?我不知道当时小孩子的脑子里在想什么,会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但是我知道这种情形他应该早已司空见惯了。

回去的路上我得知了事情的原委,二姨和姨夫最近又吵架了,两人互不说话,互相不吃对方做的饭,所以中午姨夫出去买水饺回去,二姨直接说她不吃,也不帮忙做,过年家里什么也没准备,小姨和妈妈看那场景,自然也没有心情在那待着了,这种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劝都懒得劝了。其实年轻时候的二姨身材高挑,虽然眼睛有点斜视,但是勤劳肯干,据说二姨夫当时在镇上打铁,也算体面,但是结婚后二姨夫辞去了打铁的工作,说是回家种地,实际上好吃懒做,整日无所事事,在村里与人打牌赌博,一家人种地收入的钱又都握在他手里,输完了钱借钱,一直恶性循环,日子越过越穷。二姨花钱拮据,经常捉襟见肘,给他要钱花还挨打,妈妈说有一年二姨去姥姥家,脸上大块淤青,舅舅就带着我爸和其它姨夫去二姨家找二姨夫理论,后来他再没敢动过手,但是争吵没有停过。二姨生下大哥后,姥姥、小姨、妈妈他们都劝二姨离婚,告诉她离开二姨夫无论做什么都饿不着自己,但是二姨舍不得孩子,就一直凑活着过到现在。我很难想象二姨是怎么度过的这三十多年,50多岁了没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家里四个大人,只有大哥和弟弟出去工作,弟弟没什么学问,又是天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才50元,仅够自己花销,大哥给人装修刷墙养活一家老小,全家又是挣一分花一毛,导致家里一直揭不开锅,大嫂也因为这样留下孩子,离开了大哥。走亲戚无论他们去谁家,带什么礼物都会回给他们,每家都多给他们压岁钱但从不收他们的压岁钱(基本上二姨家也不给我们压岁钱,他们是真的没有),表妹结婚,为了撑面子,舅舅先把礼钱给二姨,二姨假装是自己出的钱随礼,走走场面......我无法想象现在这个社会了还有人把生活过成这样。

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结婚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为了吃苦?既然不是,那为什么他们能把生活过成这样却仍然不试着改变一下。

我不相信幸存者偏差,我相信有果必有因,事情的发生,好或坏都是所有因素一起碰撞的结果。

谨记于2025年2月10日,下午摸鱼看到知乎上关于婚姻和大龄剩男剩女的讨论,忽然想今年的这个经历,做个记录,也正好思考一下自己对未来,对婚姻的打算,我要的是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姨去世快两年了,悲伤和思念并未被时间冲淡一丝一毫。不敢说内心有多煎熬,但这两年来,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一想起二姨,...
    杨子庄阅读 6,622评论 57 387
  • 作者原创,禁止微信公众号收录、或其它抄袭、转载!违者必究!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很多时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
    弯月牙阅读 2,636评论 44 65
  • 踏入2017年,回想2016年,我付出了什么?我收获了什么?身边人和事的变化? 以下是我2016年生活记录 201...
    羽翼之下_阅读 621评论 0 0
  • “妈妈从舅舅家回来便坐在床沿上哭,晚饭也不说吃。” 姐姐在电话里跟我说着。“今天妈妈为什么去舅舅家啊,又不过节又不...
    子苏小小阅读 722评论 1 0
  • 001 童年 生于新中国诞生之前: 一九四九年农历四月初十,阳历5月07日。我出生在河北省宁晋县北河庄镇和平村(龙...
    内啡肽小哥阅读 231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