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所有想法一股脑全部写下来,完成比完美重要

奉行长期主义,和时间做朋友。 

我第一次知道这个概念,是在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那本书中,后来又去读了他更早的书,《和时间做朋友》。当时,只觉得这样的生活主张很是新奇。 李笑来还在新东方做英语老师的时候,大约是二十年前吧, 他就是开始买比特币,写书做积累,后来靠着比特币和陆续出版的书籍,实现了财务自由。 

再后来,随着阅读量和接触面的增多,才发现,那些真正的大佬厉害角色,践行的也都是长期主义。比如,风投领域的行家们,徐新和沈南鹏,在采访中都说要有耐心。 巴菲特一直强调,要遵循长期主义,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当年盖茨通话之后买了比亚迪,一直持有了十多年,获得了十多倍的巨大收益。 

最近在读张磊的这本-我对投资的思考《价值》, 书中他也一再强调,要与时间做朋友,要践行长期主义。 

事情一件一件地做,状态不稳思绪乱的时候,放点音乐静下心来,慢慢回想过去几天自己都做了什么,梳理出主线,把自己拽回到根上。 向内求,日日得新生,不要急,将思绪放慢,回想一路的尤其是最近所做之事,回想所做事情的原因。 将主线一点一点理出来。 

比如说最近,又被“控制”了,其实,这世上,能控制你的东西很少,除非你自己愿意被控制。 看似是外界的人或事在控制你,其实是你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比如贪心,比如爱虚荣,比如爱美食等等,说到底,都是自己的欲望在作怪,当然,人本身就是一团欲望,是诸多欲望组成,没有一点欲望,可能也就不是凡夫俗子了。 以我自己的修行,目前还远未达到能“消除”所有欲望的境界,那些大人物,不是他们消除了欲望,而是能很好地驾驭,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征服自己就是征服自己的欲望,和作为人的本能做斗争, 和人天生的本性做斗争。 克服人性的弱点,才有做成一点儿事情的可能。 

这可能就像武侠小说中的练功吧,要“偷学”高手的武功秘籍,将它们全部吸收过来,自己消化掉再吐出来,才是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只看用心在旁边看着,时不时发出崇拜的惊呼,到几时都变不成自己的。 别人的武功再好,都是别人的。 用心旁观,只是“偷学'的第一步。 

静下来,什么都不要想,放空脑袋,给自己完全地休息,完全地感受时间,感受血液在身体中流动,发呆。 主要是放空头脑。 不要看手机,不要听书,专心做一件事,发呆也是一件需要专心认真干的正经事。 

昨天顿觉,爱是苦的,欲望让人产生愉悦也产生痛苦。人生就是苦,不然为什么一呱呱坠地的时候全都是哇哇大哭呢。 佛家讲人生有”八苦“:怨憎会,爱别离,得不到等等。 豆包说要进入无明的状态,要持戒,还要觉知,比如,吃饭的时候觉知咀嚼,走路的时候觉知脚步。 我觉得放在我身上,就是一个字:慢,慢下来,慢慢下来思考,慢下来做事。一件一件地做,并且享受其中,进入心流状态。 

我说写作就是探险,在你提笔之前,你不会知道这趟思维“旅程”中,你能从中挖掘出什么宝藏。 六点被温度较低的空调冷醒,脑袋里都是想写出来的话, 我就知道等电脑慢悠悠地启动完,大半想法就会烟消云散。果不其然,写完前一段,后面的内容已记不起。 只有先停下来,仔细回想或者读前文来触发原来的想法。 

跟高手过招,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挑战感,赢得那一刻,就是享受成就感爆发的那一刻。一个人,无论他征服谁,其实都是在征服他自己。 

九零后也已真的不小了,最大九零后已完全是中年人的模样,很多当年青春矫健的身形,早已变成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油腻中年男。 

早起那一阵,还想把彬的故事改一改写成小说,也想佩佩的故事写成小说,有点想再度豆豆三部曲,黑冰黑洞黑雾这种小说。 

h这个人离开原生家庭的环境那么多年,脑袋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还总是根据从小的那些愚昧经验在分析判断事物,原生家庭给一个人的影响太大, 要打破旧有的那套观念什么, 必须经历破茧的过程,少有人能突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