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叔行动营#“键说心语”day15决策

今天是“键说心语”第15天,与您分享的是——《决策的影响因素》

两家早餐店,开在差不多的地段,但其中一家的生意总是比另一家要好。后来有人发现了一个很大的不同是,老板在问客人加蛋的时候,有不同的问法。一家是问:加不加蛋。另一家是问:加一个蛋还是加两个蛋。这简单的提问,导致了两个不同的结果。被问“加不加蛋”的客人可以选择加,也可以选择不加。而被问到“加一个还是两个蛋”的客人大多数是要了一个蛋。

站在营销的角度,这是一种限制的选择。换作客人的角度来考虑,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选择,常常会受到别人提问的影响。或许,别人强调的重点,并不是自己所需要在意的重点。

除了受到强调内容的影响,我们还常常会受到强调人的身份的影响。

比如,我们更容易相信专家说得话,总会认为专家有着丰富的经验,Ta说的话就是对的,或者起码正确的机率是比较大的。电视上广告的老年人药品,由一个“专家”做代言,从口中说出来药品所具备的很多功效。没有细心考虑和是非辨别能力的老年人就容易轻信。学生时代,更容易相信老师的话而欠缺逻辑思考锻炼,导致是非辨别能力较弱。

专家、老师也是人,不一定都是对的,在下结论之前,先找清楚原因和理由,以及适用的条件,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提问和思考,才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做决策。

除了与人交往中所获得知识,我们还可以从书籍中获得信息。然而,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们潜意识里更容易接受与我们之前积累的观点一致的内容,而屏蔽与我们的想法不同的观点。这是“乐观偏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倾向于把未来估计得比实际情况更好。人们严重低估离婚、失业和患上癌症的几率。人们期望子女聪明过人;期望自己成就斐然。这种认为未来将要比过去和现在更好的信念叫做“乐观偏见”,它影响抑郁症患者之外的几乎所有人。“乐观偏见”可以保护和激励人类进步,但如果在意识层面盲目乐观,可能导致片面的思考,缺乏危机意识,使自己暴露在风险中。

总结:我们决策时,应留意自己所在意的重点,听取别人意见时应独立思考分析,多方面看待问题,避免落入片面的陷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