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走进教室,英语课代表还没弄好英语音频播放软件,其他同学就在那里边聊天边等她。她说她不知道怎么调节音量。
思考无处不在,不仅学习要思考,平时做事也要思考。
后来早读时,声音很小,我说再不读出声,那一会儿就由我亲自听写了,那我听写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就要求全对,此时才有了声音。
早读,如果读书没声音,考虑我单独给他听写。
午休前大家都在讨论题,我提醒讨论时,先让会的给不会的讲,再由不会的给会的讲,讲得时候不允许打断,一口气把整个题的过程讲完。
《暮省》改版了,改为写日记了。有些同学记录自己的事情,感受。日记不仅促进思考,还积累素材,挺好!
昨天选孖意为临时劳动班长,当时有同学就发出嘘声。今天下午就收到举报信,举报他造谣,且不尊重女生和老师。
看来下次选人要先调查好,再决定。
中午班干部培训计分组长,里面很吵,而且组长提出组内的问题,没有实质性的建议和改正措施。
建议婷睿先收集问题结合自己发现的问题,思考解决办法。直接培训,不需要听组长的意见。
培训纪律也是班干部要负责的。
下次培训提前一天写好通知,通知包括:题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落款,通知以后准时开始培训。
下周培训,我亲自指导!
以下是听李松蔚老师的课的一些内容,可以用在班上
,做任何事情,要想形成习惯,都要经过有意识的重复。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从“有意为之”变成“肌肉记忆”,也就是“内隐记忆”。要你刻意为之。但假如你每天重复走同一条路,坚持一个月,以后再走,就不需要费脑子了。同样地,如果你每天在睡觉之前,刻意提醒自己,先背半个小时单词,一个月之后,也不会那么费劲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形成习惯之后,两件事的难度就差不多。唯一的差别在于,刚开始坚持做这两件事的难度不一样。
如果只是回答你的问题,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你可能还想追问,跟走路相比,为什么睡前背单词不容易坚持?
很简单,因为它反人性。背单词是一个需要集中精力、调动外显记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是清醒的、活跃的。如果你选择在睡前,很困的状态下做这件事,可能背了等于没背,或者你真的打起精神把单词背下来,睡意就消失了。
我建议你把背单词这件事放到第二天早上。每天定个闹铃,提前半小时起床,利用这段清醒的时间背单词。你坚持一下看看,一个月以后,你就不需要闹铃了,到点就醒。早起背单词这事就成了你的内隐记忆。
程中,你可以把目标放低一点。把“摆脱自卑”这个目标,换成在摆脱不了自卑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获得一点照顾和安抚。自卑、纠结,又怎么样呢?就像你说的,那是因为你小时候被错误对待了,又不是你的错。当你因此产生了情绪困扰,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受伤的小孩,好好照顾一下自己,比如,吃点好的,找朋友聊聊天,好好休息。你会发现,当你积累了一些被好好对待的体验之后,自卑带来的困扰就会慢慢消退。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互依型自我的人,早就习惯了从父母那里接受打击。因为他做得再好,父母也会说:“这点成绩你就翘尾巴了?”但他们对别人家的孩子却从不吝惜溢美之词。父母是真的看不上自己的孩子吗?当然不是。他们私下也是真心的骄傲,只是当着孩子的面,总觉得必须给予某种打压,才是一种更亲密的,把孩子当自己人的姿态。但我们要看到,这种表达并不利于强化进步,而是潜移默化地传递出,你太追求个人的成就,像是一种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