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心绪缠乱着,静不下心来,于是朋友便推荐了电影《东京家族》。看后我很平静地趴在窗台上,面对着茫茫黑夜,满眼尽是家乡的样子。这是一部典型的山田洋次式剧情长片,节奏平缓,全戏没有高潮。当然,也正是这种平缓,创造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原来生活本身正是如此。
该电影改编自小津安二郎60年前的《东京物语》,初看会有些沉闷乏味,但坚持看下去就会产生共鸣。投射到当今城市化不断加速的中国,东京家族可以是北京家族或是上海家族。
电影一开始便交代了一对乡村老夫妇到东京探望3个子女。起初,老夫妇受到子女们热烈欢迎。然而,几日过后,工作忙碌的子女们再无闲暇陪伴父母;他们出钱让父母住进五星级酒店,任老夫妇两人呆望着玻璃窗外缤纷璀璨的摩天轮,只是为了省去照顾父母的麻烦。
在东京这个大都市,为了在这里生存,包括老夫妇子女在内的许多人不知不觉已经变成一个忙碌庸俗的小市民,连陪伴父母出游的时间也没有。开医院的大儿子,当以急诊为由将外出计划搁置时,其实可以看出他不想陪父母;开理发店的二女儿,关门歇业几天又能怎么样?当被女儿拒绝住在她家后,老夫妇默默地离开,坐在广场上。老父亲喃喃道,以前柔顺可爱的女儿现在居然变得如此薄情寡义。
反倒是“最没出息”的小儿子,他让整部电影变得活跃起来。影片中有两个片段体现出这种“活性”,一是父母到了长子家中,跟长子和女儿的整个气氛略显沉闷,小儿子一进家门跟母亲之间的那种亲密互动,让浓浓亲情透了出来。二是母亲躺在医院,长子与女儿还是显得太矜持、太冷静,直到小儿子到达医院抱住母亲痛哭,说着跟母亲聊的那些事情,整个画面才活了起来。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残忍。越是过得好的儿女,越是冷漠薄情,反而是漂泊不定的小儿子和她的女友,给了母亲最大的安慰。
影片结尾,母亲离世,奔丧后子女们相继离开家乡赶回东京,留老父亲一人在乡下旧宅。而父亲发誓再也不去东京了,东京人都太忙了。正如那句话所言,父母在孩子的心里不过是观光客,孩子在父母的心里却是永远的牵挂。日本的城市化完成了,中国城市化正在上演,这样的故事每天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演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