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火车站,七六年建好的,听父辈们说。
火车站离我家十五里,初中毕业考试,第一次坐火车,走五里山路,到汉江边,过渡,上岸,再走十里公路。那时穷,宁肯多走一个多小时,也不愿花钱坐车。
青山环绕,碧水清澈,山脚下,一排长长的矮红砖房子,穿着蓝色制服的铁路工作人员,威风凛凛来回巡逻,看着我们这些山里的人,背着大包小包,被子,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似乎外面的世界买不到,这浓烈的乡情,这绻恋的爱的味道。
左边看到是火车洞,右边望到的也是火车洞。站台刚好建在河坝堤上,铁轨平行交错,两边都设有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来往行行色色的人,穿逡家乡羊肠小道,千里迢迢赶到火去站,有的向上游,去西安,有的去十堰,襄樊,武汉,北京,深圳。
家乡的火车站,是我们通向外界一个窗口。走南创北的人,坐上火车,到达外省各个城市。 流血,流汗,用勤劳的双手,换取微薄的收入,维持家用,供孩子上学,一家人吃穿度用,面面俱到,很不简单。
火车站,迎来送往,忙得不亦乐呼。有喜剧,也有悲剧。邻队的孕妇,怀了六七个月吧,从火车站铁轨穿过时,被呼啸而来的火车携带走,当火车紧急停住。人已七零八落,阴阳两隔,血淋淋的现场,渗不忍睹,触目惊心。家人悲痛欲绝,肝肠寸断,找人缝合尸首,入土安葬。上有老人,下有两岁孩子,火车吃人,不赔钱的,乡亲无一不叹息,一尸两命,悲天悯人。
还有一例,同学的哥哥,在火车洞子里行走,被火车吸去性命。家乡的人,惜命,不争命。三十年前,人命不值钱,农村人,更不懂维护利益。死了就死了,除了亲人,流着眼泪,怀念生者。生命如草芥,轻如蝉翼。
第一次,看着火车,绿色皮囊,轰隆隆地驰过来,人们蜂涌而上,挤着,肉挨着肉,人头攒动,哟喝声,吶喊声,尖叫声,小孩子的哭声融在一起,交响乐般令人紧张,激动,患得患失。有的看到火车窗子开着,下面人拦腰抱起,从窗口费力爬了进去·,一个,两个,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爬窗,危险,惊喜,终于踏上了火车。一部部警匪片似的。其实,现在想想,大家只要排好队,井然有序地上车,火车会带走全部候车的人。
也许是焦虑,也许是大家太迫切想出去,生怕自己成了漏网之“鱼”,拼尽全力挤上火车。想想,就有窒息的感觉弥漫全身。
刚开始几次,父亲总是送我到火车站,还有许多送行的人。当我被挤上火车,父亲才安心回家。看着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我泪雨滂沱,思念在脚下行走,飞翔的翅膀被爱包裹,背着乡愁,流浪在远方。
火车站,一幕幕情景,排队买票,碰到熟人或者同学,拿出包里的食物,一起分享。不在乎别人惊诧的目光,唯我独尊,相互倾诉着家人的期望,成长的烦恼,青春的秘密。在漫长的等待里,倾斜着故事,葱茏的岁月,留下诗的脚印。
有近十年了吧!没有坐火车回家乡,感受一路颠菠,还会有拥挤的人群吗?
家乡的火车站,永远在记忆里存活着,往昔的岁月都酿成了生活的美酒,滋润着奔走的灵魂。
无戒写作训练营第四期第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