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白是一位行走在“月”里的仙,他们互为知己,同落长安,以酒为墨,画出一幅幅精彩绝伦的千年古作。本文主要从“邀月为仙、望月生情、听月哲思”三方面来分析李白诗歌中月意象的作用。
关键词:
月意象 李白诗歌 作用 浪漫主义 象征 情感内涵 哲学思想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曾这样说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如此,便看出了月在李白诗歌中的地位。这位天真的仙人,数次写月,却别具一格。静看远月,空中月是什么颜色呢?
邀月登仙——浪漫主义下的绿月亮
长久以来,各家将李白定义为浪漫主义诗人。而导致焕发浪漫的因子又在哪里呢?月意象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将李白称为“仙而人者”,这也是因为李白常应用月意象。月的存在本就深奥朦胧,给李白浪漫主义诗人、诗仙的身份加以了朦胧与飘逸。李白写月最多亦最传神,他视月为知己,在诗中多次邀约邀月共饮。李白邀月共饮,使其诗歌的艺术魅力不限于一局之内。最佳的范本便是《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月下独酌》
世间万物多之又多,为什么只有李白独宠空中之月呢?月本身便能激起人内心中的隐约朦胧,轻袅柔婉的情怀。古往今来,向来是无人对着太阳抒情的,只有对月抒怀,把酒当歌,唱出人生多姿多态的感叹。这一点就表明,月的柔和特性让人心生亲近之情,而不是让人们畏惧与逃离。
李白于花间邀月,小酌一壶情中酒。在这里,李白是孤独也是潇洒的。举杯对月,每饮一口酒,就喝进一分孤独。辗转徘徊的醉态之间便多了几分仙气。“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是李白的友人,月是李白的知己。李白与月同饮酒,共舞剑。这是李白的想象,也是月的愿望。李白与月哪个不是孤独的呢?李白与月各自流浪天涯,看万世春秋,哪个又不是潇洒的呢?
田家有美酒,落日与之倾。醉罢弄归月,遥欣稚子迎。
——《游谢氏山亭》
在这首诗里,在读者的眼里,月早已同幻化为人。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让月不止是生硬的物象,而是有血有肉的人甚至是仙。“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里更能看出李白将月视为人,视为知己。那几分月光,只是月散发出来的,但李白尊重月,倾听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如此,更有几分江湖间的友人韵味。
月与李白皆仙人,这是浪漫主义的想象,也是凡人心中的向往。李白的一举手一投足,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天真的仙人。李白在诗中写到“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李白确实是仙而人者,我们常说幼童天真,而李白的这份童心与仙气也是月成全他的。李白写月,是灵魂深处的好奇,是心灵的情感的寄托,更是李白与月的互相倾听。从此,孤独不再孤独,而是潇洒旷达。
邀月所表现的旷达与浪漫,表现了一份童真的希望,一种飘逸的仙人情怀。同时,李白诗歌带给后世人的,更是希望与力量。所以在李白邀月的旅途中,月亮是摇落的绿月亮。
望月生情——泛黄守望下的紫月亮
李白在月中的情感对于他来说是微苦的,微苦里显现的是人生的不如意。各种情绪的交融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李白。不妨细数,李白在月中寄托的真挚情感。
月光是一位行走的旅人,为两地人送取书信,传达情谊。情谊表现在念友人,思亲人,怀逝去的时光……
下面进行细致分析。
千秋万代的人世中,总有思乡愁苦绕在心头,总有思想情绾在指间。李白也非例外,正如我们所熟知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这首诗,自儿时遍熟读熟诵,不知不觉就记了一辈子。思乡情怀是深植心底,扎根灵魂的。也正因如此,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望月便生思乡之情。“月是故乡明”,那么,李白的故乡在哪里呢?
《李翰林集序》中有: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李白《与韩荆州书》: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通过上述材料,我们了解到李白的故乡是陇西,后移居四川。李白漂泊在外数十载,不如意事常八九。无法排列便心生苦闷,对酒快饮消愁,借着一抹柔和泛黄的月光,也就想起了久未回去的故乡。其实,李白居故乡的时日并不长,但中国的思乡情结却传递了千年。
月下的李白因愁苦而思乡,那么这份愁苦是什么呢?长安月下的李白因何忧悲呢?李白为何不哀唯伤?最后归于旷达呢?这些答案在下面这首诗里有所体现: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鹦鹉洲》
鹦鹉洲之上,才高命蹇的祢衡被杀,李白用了典故表示痛惜,但更是在吊古伤今,也抒发自身的有才无命。此刻,诗中的月是孤单的,李白与月是融为一体的。李白的身心于此时此地,在此刻均是空灵的。李白有傲骨,也有抱负,“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可深沉的情感却只能通过化身为月来表达,在这里,月是有象征意义与情感内涵的。若是拘于苦闷,李白便不是李白,李白在守望,在泛黄的紫色中守候希望。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叔云》
明人评此诗“如天马行空,神龙出海”。李白的心在月上,月是俯观千古的权臣。自然超脱尘世,旷达潇洒。故而李白望月的情感,是紫色的,是微苦的,是一种泛黄的紫色。
听月哲思——穿越千年的月牙白
月圆月缺,月起月落。月跨越了时间与空间,让人觉得它是无情的,可它亦是孤独的。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古朗月行》
儿时的李白不懂月,不识月,儿时的他从未想到,成年的自己会与月融为一体,作了千年的知己。李白一生行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过江陵、洞庭湖、扬州也游历过梁宋、齐、鲁……异地的月,有不同的风情。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月在时间的交错下,跨越空间长河。青山碧水的流转间,李白与月奏响了一曲起承转合的交响乐。
李白对月意象大量应用,从月光到月,从此地月到彼时月,从圆月到月牙,从落月到悬月,李白将月进行了刻骨的描写,写出了诗歌的灵动与哲思。月是李白诗歌的灵魂,李白的一字一句都在酿就那七分月光。这份哲思是空白的,等待李白填补,正如夜晚空中的月牙白。
李白与月,互为知己,千年前李白随月归家,千年后李白的点滴又由月传达,月的根骨是李白的归途。
本文由腰细腿长的小雨姑娘独家编辑~欢迎私戳,嘿~
小雨在收集来自各个城市的故事,给我一个机会,完成我们的时光刻画,这是一处惊艳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