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没有电铃,自然也就没有了那急促的上课铃声和舒缓的下课铃声,但是,总要有一个声音,来表明要上课了或者要下课了,是的,有的,那是一个摇铃,它就挂在一个很高很高的水泥柱子上,有多高呢,当时我可能要仰视180°去看它,铃下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那是摇铃用的,上课或者下课到了的时候,门卫大爷就摇起铜铃,叮当叮当~叮当叮当,那声音不紧不慢的在所有的教室里穿过,在风中飘摇,在校园里回荡,在阳光里漫散开去,终于,在所有的孩子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但是有一天,那铃声突然消失了,连同消失的是那个铜铃,留下来的就只有一根孤单的水泥柱,直到上课时,校园里突然冷不丁的响起来了一阵刺耳的声音,那是一个电铃。哇--哇--,在原本热闹的校园里面甚是刺耳,它不分青红皂白,把整个校园吓的都要昏了过去,在那近乎残酷不近人情的声音里,我们懂得了怀念:以往的铃声哪里去了呢?此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哪悠长散漫的摇铃声。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它伴随着记忆走向了未来,在它飘逝多年以后,我还在梦里常常听到它,听见它的飘忽与悠扬。
到了镇上的初中,上第一节课时,我第一次听到了比任何声音都美妙的上课铃声,那是一段真正的钢琴曲,悠扬流畅,像是一曲脆脆地流水,从头上流到脚下,从空气穿过你的身体流到你的心里。那也是我听过最好听的乐曲,它陪伴了我初中三年,我很想找到这首钢琴曲的完整版,但最后终于都没有实现,于是我不在寻找。我想,那首钢琴曲或者整曲不好听,只是那一段好听,并且被截选出来作为上课铃,或者那一首钢琴曲整曲都很好,这一段只是整曲的很普通的一段,并且选择这段音乐的人是随便截取的,但是这都没有关系,因为给我留下记忆的始终是这一段最美妙的音乐,一段使我无法忘怀魂牵梦绕的音乐。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越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可能忘记的越快,时间越久发生的事情可能记得就越清楚,高中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感觉历历在目,但是唯独忘记了那上课的铃声是怎么样的,唯一能够确定的是那也是一段音乐,但那到底是一段怎样的音乐?它是否跟初中时的上课铃声一样动听悦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于是,我给自己找了个忘记了的理由,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开脱自己的“罪名”-----高中压力大,上课时完全全身贯注投入其中,不会理会其他。当把这个理由写出来后,我自己都感觉到脸红可笑,上课的开始不是应该从上课铃响起的那一刻作为标志的吗?哪为何我唯独会忘掉那段上课铃呢?我不得而知。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也或许就是离现在很近的某一天,我会重新走进那个校园,听一听那段上课铃,但是现在是过去的将来,以后是现在的将来,或许那铃声再次响起时,勾起我回忆的事儿会更多更多。
如果说一个人长大了,那有没有一个界限呢?就是说,有没有一个标志或者是分界点,越过这个点就证明你长大了、懂事了呢?当然,您要明白,这个点或者是这个叫标志的东西,并不是对于所有的个体的人都适用,它是一个普遍的东西。就比如说,有十个人,分别是A到G,其中,有八个人越过这个点后变得更自觉了,更成熟了,就可以说,这个点是他们的成长标志点。这个点可以是虚无的,也可以是实际存在的,这个点有很多。我说的只是其中的一个----铃声,什么样的铃声?大学里上课的铃声。不对啊,大学上课有铃声么?对了,您质疑的没错,大学上课没有铃声,大学的上课铃声在您自己的心里。大学里没有铃声,但是大学里沉默的“铃声”却要比任何铃声敲的都要响,它重重的打在每一个大学生的心里,听到这个铃声后,他们不会像以前那样整整齐齐的坐在教室里静候老师的到来,相反,他们会变得更加紧迫,神经更加紧张,表情更加严肃,看啊!他们坐在座位上,左右扭动如坐针毡,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长大了,或许吧,毕竟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