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总觉得心里像块石头压着,郁郁寡欢,血压忽高忽低,脑袋昏昏沉沉的,不知步入中年的人,是不是都有一段适应期。几日前,三五好友突然想找个地方去减减压,正合我意,当即在网上寻找可以放松心情的地方。最后在恩施和凤凰古城作决定,我说,恩施是避暑,凤凰古城是放松,大家一致同意到凤凰古城。
到达古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穿过山中的街道,沿着逼仄的巷道往江面走去,寻找古城的中心点。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古城的夜景令人着迷。沱江两岸,木屋成群,高低错落,鳞次栉比。木屋多已改为民俗客栈,每个客栈都用霓虹灯勾勒出古屋的轮廓,富丽堂皇,古色古香。一时不知道哪里才是古城的中心位置,客栈老板告诉我们,这里是上游,往中游下游便是古城的繁华区域,于是我们一行九人悠悠而行。
走不多远,就见江中有座石板小桥,游客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穿行在石板桥上。同行的二哥担忧的对我说:
“这桥没有栏杆,就不怕人掉到江里吗?”
众人纷纷侧目望向江面,亦然找到了答案。河水清浅,杂草丛生,目测深度也就一尺上下,所以掉入河水也只是淹入膝盖。
我们顺江而下,顺着狭窄的江道前行。越往前走,游客越多。高低不平的石板路告诉我们古城遥远的过去,石板路坑坑洼洼的,如若专心看着街上的美女,一不小心就会被这脚下的石头绊倒,把自己吓一跳,回过神来,然后装着若无其事的,骂一骂石板路,
“这破地,这么多年也不换了。”
行人中虽然广场舞大妈居多,但不凡也有不少年轻漂亮的小姐姐。她们穿着苗族服饰,穿梭于人群中,给古镇增添了灵魂。苗服颜色鲜艳,全身上下挂满了银制饰物,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各式各样的头饰,更是千变万化,使人不免要多看几眼。这或许就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令人想入非非。
拱形的彩虹桥上,人流如潮。爬上桥的中央,望向两岸,可以用震惊两个字来表述自己的心情。站在这里一眼望去,就能一览无余看清古城的全貌。古城的吊脚楼,江面的游船,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远处的山涧尽收眼底。俯瞰沱江,游目骋怀,顿觉心旷神怡。还没来得及欣赏完,忽然就被旁人拽了一下,
“帅哥,能不能让一让,我们要在这里拍照。”
只有打住心情,装个谦谦君子让出位置,依依不舍的继续穿行于人群中。
吊脚楼是我们必须要看的景色,走了很久,终于找到。远看一根根粗壮的木柱子,稳固的立在江中,身旁的老刘对柱子产生的狐疑,他说敢肯定这是水利柱子,不可能是木桩,几年前的洪水早把木柱子冲倒了。我也对他的分析表示赞同,只是走进一看,“打脸了”,用手摸一摸,解答了我们心中的疑惑,确实是木柱子。木桩虽然东倒西歪的挺立江中,看似杂乱无章,却是傲然屹立,也许这正是吊脚楼的美。
此刻,夜深了,沱江的晚风轻轻吹过,顿感寒意,赶紧捂住外衣回走。江风也吹不散摩肩接踵的游客,她们或张望,或拍照,或慢行,或踌躇,从她们的笑脸中我也感受到了喜悦。想多待一会儿,不过好友勇哥的酒瘾已发,得去找一家馆子,不醉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