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想要”结婚了吗?

结婚。遇见许多人,总会话偏一句:你结婚了吗?往往这时,我微笑着说:没呢,我不急。他们则疑惑反问,你年纪也不小了吧。我则一贯主张道: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只能算生活的一小部分。

当然,这样的理念,是大多已结婚,或者赶着结婚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人生,讲真,并不长。面对结婚,我也会反问自己,我真的要结婚了吗?为了什么要结婚呢?最终,不想结婚的理由太多,想结婚的理由属于零。而“被迫式结婚”则是赶鸭子上架。不顾鸭子的苦命嚎叫,拉着你上断头台先说。是否能投胎,还是做孤魂野鬼,那就后续再说。


中国式婚姻,总是参合了那么一份“逼迫”。

社会舆论的逼迫,亲戚朋友的逼迫,以及亲人的逼迫。逼迫不说,还给冠上各种标签。(人有时候有些劣根性,自己过的一般或者不好,则喜欢以“拉人下水的方式”来关心你跳进去,“一起同乐”)

其一,不结婚就是为了做尼姑和尚。

其二,不结婚是不是心理上有什么毛病。

其三,不结婚是否身体上有缺陷。

其四,不结婚是不是被人挑剩下不要的。

其五,不结婚是否受情伤太重了。

其六,不结婚是不是经济条件不允许。

其七,不结婚是不是同性恋。

其八,不结婚是否你太高傲,看不起人。

其九,不结婚是否打算在家啃老了。

其十,不结婚是否人品道德不行。

里面没有一句是:我不想结婚,因为太多消耗。

而父母里面,没一句是: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周边亲戚朋友里面,没有一句是:选择了,就不要后悔。

说得直白些:婚姻,其实就是一种买卖,一种等价交换,一种各取所需。只不过,人文化,说的比较含蓄。

比如,有一个经典的段子:一个男人对女人说,我要和你上床。女人听后一个巴掌过去,再顺溜一句,有病。

徐志摩对女人说,我要你陪我躺在床边观望夕阳落幕,直到我们相继走近黄昏。女人听后涩羞颔首。

人,一旦习惯了独自一个人,真的比较难更改自己去迎合另一个人的喜好而喜好。或者说,人的自主意识都太强,自身惯性的舒适状态,往往不是对方认可,抑或双方不一致。这时,双方要么各玩各的,要么将其拉进自己的舒适状态的区域,抑或达成共识一起去找其他状态。(当然,后者另当别论。这是需要有共同价值观的前提下所产生的行为)

现在普遍人,都会比较四观是否和谐。男性比较喜欢说:是否能聊得来。女性则比较喜欢说:四观是否能一致。其实两者意思是一致的,只不过表达方式不一样。

四观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四者相辅相成,不可单独存在)

简约比喻四观:

世界观:A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上帝创造的。B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天道创造的。

人生观:A认为人生就是该酒灯红绿夜夜笙歌。B认为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

价值观:A认为这么做值得。B认为这么做不值得。

金钱观:A认为这这东西好看一打全买了。B认为多浪费啊,买一两个或不买。

现在许多人都在叹言,要找什么类型的姑娘与男人。甚至乎,把各个人物彰显出来对应。告诉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姑娘,想要什么样的男人。但事实上,这只能算一种慰藉,一种瞻望。

其一,告诉潜在者,我想要这类人。

其二,告诉自己者,我应该就是这类人。

其三,理智的操盘现实与骨感。

想要结婚无非五点:

其一,感情到位了。

其二,金钱到位了。

其三,四观到位了。

其四,孩子到位了。

其五,各取所需到位了。

在谈及金钱上,许多人“表面上”都挺羞涩。笔者认为,何必羞涩。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生存。在这个世上生存,金钱是一切来源的根本。

不想结婚无非五点:

其一,金钱不到位。

其二,不信任婚后的感情。

其三,请参考灼迹《出轨》

其四,婚前同居进展不顺利。

其五,四观分歧,产生行为分歧。

还有两种单独跳出来。

前者,随缘之人。随着时间流逝,碰见的某一个人,某一刹那间的触动,则可能闪婚。

后者,孤独之人。享受孤独时那份沉寂,享受孤独时那份自由自在,享受孤独时那份洒脱。

(两者与“结婚与否的五点”也是相辅相成,不可单独存在)

这是第三次谈及婚姻论,倒是又比以前理智几分。挺欣赏一句话:如若之前没有经历过,后面再经历相同的事情,又怎么会明白从容与坚持为何物。

这世上,男人有许多,像条汉子的男人没几个。

这世上,女人有许多,像若水般的女人没几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