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受梳理——第三篇作业

重新开启的感受是沮丧的,一篇文字辛辛苦苦写完,只一个手机的剪贴,竟然全部消失。

习惯在百度写字,也因百度抽风失去了近十年的文字再也无法找回。那是一种失望吧,之后也是一种不了了之的放下。这个世间又有什么可以永久保存呢?或许失去的必不重要吧。

好吧,回归正题,失去已逝,徒悲无益。从头开始。

第三次的课程,是以一种极度的沮丧开始的,一周情绪的低落加之与爱人升级的矛盾,有崩溃的感觉。那一天好像整个课程都被内在阴影遮蔽。无法真正的投入。但是反思这也是我一种惯性模式,总容易被情绪左右,不能轻易摆脱。

细思极恐,突然想到的这个词。却并不是突然的情绪,而是我一直的状态。以前的日子总是糊涂活着,糊涂似乎是我活下去一剂解药,如果细思,感觉每一步都异常恐惧。

其实很是惧怕课上的咨询,因为童年右耳的失聪,左耳又异于常人的弱。但这似乎并没有给我童年带来多深的心理创伤,可能有别的更痛的地方。深层遮蔽浅层。

宋老师谈到感受,评价,分析。老实说我不能离分出它们的明确界限,大抵是理解力差的原因。

索性就糊涂着说,课上伟敏与俊茹的咨询有听力原因,从语言我似乎理解十分之一不到。但是反思如果不是听力,我又能听进去多少,我当下烦躁,自己内在纠结,我不知道有没有心力去匹配一个观察员的合格角色。

那个当下只能尽力集中心神,能做一一点是一点。

想想,并不是没有感受,很多都是一种感受屏蔽了另一种感受,或者是一种感受阻断了另一种感受。因为听不清,所以刻意用眼睛,去感受那种动作里的含义。当然这种感受有投射和揣测的意图。

而听到杨帆的录音再加上宋老师课后的解释,对于感受有了一个真正的认知,将对方与自己的感受结合,核对,然后情境话,不知这样解释感受是不是准确,但心里仿佛是懂了。

在这里对大家一直有一个歉意,被大家关注到,我却没有去关注到大家。我发现自己内在力量的不足,当内心或身边发生事件,我觉得疲于应付,常常会有山穷水尽的感觉,这就是基础知识里面的“糟糕至极”吧。虽然外在表现的很好。

就写到这里,回看,发现与上一篇完全不同,而上一篇写的是什么,没有多少印象了,总之仍有一丝遗憾。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或许是,也或许不是。但是来之安之,就这样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晚上你果然抽出时间接我了,我们一起逛了超市,去吃麻小,然后坐着聊天亲亲抱抱回家~好开心~ 马上就要到521了,你睡...
    marshallmathers阅读 137评论 0 0
  • 时间走得越来越快了,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年的中秋节前后特别忙,本来想回家几天的,都调不到适合的时间回去。 小时候很...
    邓邓老师阅读 115评论 0 1
  • 国人最忌讳的话题是什么? 是死亡。 去年一部动漫《寻梦环游记》就讨论了“死”这个话题,不仅掏光我们的钱包,也赚足了...
    慢慢游电影阅读 794评论 0 11
  • 越长大越会知道: 当你累了,会有很多人对你说,累就别干了,可没人愿意给你钱花; 当你生病了,会有很多人对你说,吃点...
    大野的竹阅读 4,119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