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经商人员访谈之六:季克飞是建造师
引言
季克飞是江苏盐城人,今年四十来岁,十多年前他从江苏省徐州市一个不知名的建筑本科大学毕业,在苏北参加工作后考取了一级建造师证书(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三五年前被地方国营建筑公司:上海建工集团,招聘为主管重点工程项目的经理,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项目经理,代表集团驻项目现场,主管集团承接建筑项目的一切事务:安全、质量、进度、决算、回款等。
在大家的心目中,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都是初高学历毕业的农民工,但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东南沿海地区城乡差距越来越小、高速公路(铁路)的大建设普及,季克飞们也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工一样:把自己和夫人、孩子、包括父母)的家安置在农村老家,自己却孤身一人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发达大城市工作,鉴于此,我们把季克飞们也划入了进城务工经商人员的范畴之内,不知道是不是合适和客观,让各位读者来评判。
一,从苏北到徐州
盐城市地处苏北,是中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当中,唯一一个在其行政管理范围内,没有一座山的地区级平原城市,盐城的东面就是连接一望无际太平洋的黄海,和成千上万的苏北80后男孩子一样,克飞在广阔无垠的苏北老家,度过了他无拘无束的少年时光,高考的分数不高,当然也不是太低,被徐州市一所不知名的二本学院录取,主修土木工程专业。不知不觉中克飞来到中原腹地,苏北文化有近邻大海的粗广,徐州文化就多了些逐鹿天下的武略,徐州的大学生涯对克飞的影响最大,在徐州他取得了通向白领阶层的通行证:大学文凭;同时也更深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原纯朴的农耕文明,这点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由于人口众多和悠久科举历史的影响,中国的高考制度或多或少还带有古代科举录取秀才、举人、进士的烙印: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按相对公平的原则,按照每一个省为单位,相对平均的接受中央政府全国各公办本科大学之分配录取名额,特别是排名前五十名重点大学的录取名额,更是全国各省市教育部门、学子和家长的关注焦点。
这是一个当下相对公平甚至最为公平的制度,没有之一,中国高考制度相对的保证了农民子弟、寒门子弟和高阶层子弟拥有同等被公办本科大学录取的机会、共同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社会各个阶层可以保证上下左右自由健康的流动。
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季克飞先生,应该感谢这个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了、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无情淘汰的高考制度,否则他也不可能到一线大城市上海的地方国营企业,做当下这份重要的管理工作?
高考是检验录取、区分选拔人材最初的重要一环,省与省之间被录取在同一所公办大学之本科生水平参差不齐,因为每个省分到的被录取名额是相对接近的,但是每一个省参加高考竞争的学生基数差距甚远,例如西藏的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只有一万名左右、上海市只有五万名左右,像克飞所在的江苏省每年的参加高考学生基数有四十多万,而且苏北地区相对放养式的教育现状,对比苏南地区拼命鸡娃的教育方式又有很大差距,克飞当年能考上大学实属不易。
高考分数线和大学的排名,并不代表可以区分一个学生的优秀或平庸,但也的确有区分学习能力和智商的功能,一个大学生真正要成材,必须要到社会上去实践和再学习,学习实践先进的技能、学习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关于这点以下文字会提及。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克飞的大学本科文凭有一定的含金量,特别是在他大学毕业、走到社会工作岗位上之后的优秀工作表现,再次得到了印证。
二,从江苏到上海
克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苏中地区一家建筑装饰公司,盱眙县,中国小龙虾的盛产地。他现在回忆起来都是当年吃龙虾的场景,当然主要还是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去请客户吃龙虾搞应酬,在盱胎县这家不知名的建筑装饰公司中,克飞慢慢的成长起来了,一年后就几乎主持了整个公司的销售工作,因为建筑科班出身的技术优势,让他在和客户沟通时更具有专业性,到后来装修公司的设计部门也要他主持工作了,因为克飞画出来的CAD建筑施工图和设计师一样完美,任何时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
身兼数职的工作热情和坚韧,来源于克飞从小就开始参加农活的艰苦训练,一个人必须要走过高山的艰难困苦后,才能觉得趟平地的舒适,也要感谢克飞的母亲从小对他严格的要求,从十来岁开始克飞就必须要和父母去下地帮忙干农活,而长克飞二三岁的姐姐可以在家干点家务活,不用去田间地头风吹雨打。
克飞能把甲方、总承包、各专业分包和施工队等,各方利益交叉错综复杂管理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关系的时候,也总是可以恰当好处的把握尺度,这点也可能是遗传他做了一辈子乡干部舅舅的基因。项目经理的工作需要妥善处理工地现场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和困难,克飞的工作终极目标就是多快好省的把房子顺利安全建好,当下我们国家推行的是建设工程项目经理负责制、终身负责制,对他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主管的项目必须要经得起历史检验。不像克飞们以前的项目经理:一个项目干不好,只要和公司上层关系好可以换一个项目做项目经理,反正地方国营大型建筑公司不缺项目。
克飞在三五年前入职上海建工集团时,正处于房产基建"大跃进"式发展的未期,为了节约用人成本,工作单位只提供上了远郊的单人集体宿舍,当然为了工作需要,克飞吃住二十四小时都在工地上,和他的一个同事住在一间被中间隔开的临时活动板房内,每间活动板房约10平方米左右;约间隔一个月回盐城家里一趟和家人团聚三天左右,又急忙赶到上海项目现场。
克飞和他的夫人已经有二个娃,女娃十岁、男娃七岁,每天下班后和两个娃的视频互动是他最好的放松,感谢现代通信技术的发达,和夫人孩子家人相隔千里,也可以随时在手机电脑屏幕上见面谈话,但青年夫妻长期两地分居或多或少的会给人生留下遗憾,对两个娃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隐性的风险;在此趁机向相关当局发起倡议:尽快让无数个克飞们居者有其屋、劳动者在所在城市能够有安居乐业一家团聚的条件,现在我们的社会己经具备这样的物质条件(至少有很多很多闲置的房子),需要的只是Z治家们分切这个改革开放成果(蛋糕)的决心。
当下房地产业转型正在剧烈的阵痛中:各大房地产业资金链纷纷告急,产生这些问题表面看是在于房子卖不出去,而深层次的问题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在此不做展开;一方面大量的房子积压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大量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无房可安居,这是一个刻不容缓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我们的社会稳定和足够人口数量下代之健康成长都会受到很大冲击。
上海、杭州、南京、盐城等等全国各地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乡镇,通过近三十年的时间建成了足以容纳十多亿国民可居住的房子,而我们建设者们(克飞们)却没有在工作所在城市一套住房,这是不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失误?而克飞在盐城的农村老家因为拆迁却分到了三套房子(自己一家四口住一套、父母住一套,多出来一套了),而在小县城由于工商业不发达,克飞家多余出来的一套房子也产生不了稳定的房租收入。
后记
在国家支柱产业房地产建筑业困难重重的转型关键阶段,这几天网上却爆出上海王牌国有房地产公司陆家嘴集团,2016年拆巨资八十多亿人民币,在苏州买到的是一块土壤带毒性的商业住宅综合用地,陆家嘴集团发声正在向供地方苏州各国营大机构发起诉讼,索赔一百多亿,一时间网络上买卖土地的双方各执一词好不热闹,双方唯独没有对自己工作如此重大失职的反省。代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者对近百亿巨额投资这么轻率?对自己责任重大的工作如此儿戏?纯属给国家添乱。
自带重要金融属性的大型国有房地产业、建筑业的决策者们,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估计类似陆家嘴集团这样的大型金融投资公司,其中的管理层、决策层都是各种各样履历令人眼花缭乱的名校(包括海归)大学毕业生,但是没有从小培养艰苦奋斗注重实践的工作作风、没有真诚的家国情怀,光环最高大上的名校毕业生工作起来也是一地鸡毛,近段时间频频爆出的各大证劵商联合拟上巿公司lP0全过程造j丑闻,这些实操人估计十有八九也是这种所谓的名校毕业生,一贯学业考试优秀的人,不代表会全心全意对家国社会奉献正能量,想到网络上这几天热议部份海外名校留学毕业生,可以直接通过选调生途径做公务员,真为我们这样用人的决策部署捏把汗,一个合格的干部必须要基层的实践+劳动的实践,大学文凭只是一个基础项。
克飞只是我们这个大发展时代的人物缩影:他们出身于纯朴的乡村和并不知名的大专院校,却从小安份守己、努力学习和踏实工作,他们的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勤俭节约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他们是我们这个社会稳定的重要一极,克飞从相对经济欠发达的苏北大平原走到了大上海,一路艰辛小心翼翼,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要更加珍惜这样优秀的劳动者,给他们更广阔的职业上升空间、允许他们犯工作中常识性错误(允许改正错误)而让他们有更多的灵活性创造力。
克飞的成功得益于他优秀的家庭教育、母亲的严格要求了、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努力工作,他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大型地方国营企业找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值得我们每年近千万毕业大学生学习和反思:找不到工作是不是有自身眼高手低的原因?假如每个应届毕业生都能有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克飞一样的德行,努力认真的从最基础的销售工作做起,全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率肯定将大大提高。
克飞的故事是这个时代进步的体现、也是我们国运昌盛的具体表现:阶层固化并不严重、每个努力工作的劳动者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衣食住行;
当下俄乌、巴以、缅北等地战火纷飞,而国运在我们这边,当下一带一路百年大计推进如火如荼、疫情后经济恢复迅速,这是支撑每个克飞们安居乐业的强大背景,家和国的命运永远无法切割、紧紧相连,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因为我们有无数个克飞,他们朝气蓬勃、他们有知识文化、他们有能力担当,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