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分享的书《赢》想起了在《精要主义》中看到的一个故事。拉里·吉尔威克斯在担任高地中学橄榄球队教练的36年间,带领球队获得了418次胜利,20次荣膺全国冠军,仅有10次失败。当他说"win"(赢)的时候,同时也是在提醒队员思考"What'simportantnow?",让队员们充分重视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正是因为专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拉里才能带领他的球队不断取得获得。
回到今天讲的《赢》这本书。它的英文名是Winning,一个进行时态,表示正在赢。我想作者杰克·韦尔奇希望表达的是,赢是一种永不停歇的状态,你当下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决定着你是否走在赢的路上。
今天分享本书中三点重要的内容分别是选择合适的人、选择合适的解释、选择合适的态度。
合适的人
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中国有句老话叫”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一个有负面情绪、只会抱怨的员工给团队带来的不良影响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试想你带领的团队在要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很难的任务,如果你的团队中有一名成员总在说”时间这么短,不可能完成的“,”又要加班,都没有加班工资,我才不加班“,”公司对我们太刻薄了,只会压榨我们“,团队的士气一定会受影响。
而好的员工不用领导激励也会自己鼓励自己,遇事往好的方面去想。”上级给我们分配这个任务是为了锻炼我们“、”通过这次任务我们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的小伙伴们在陪着我一起奋斗“。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团队真正需要的人!
合适的解释
能把容易的东西讲复杂的人很多,但能把复杂的东西讲简单的人就很少了。
大家都喜欢接地气、能听懂的东西。我们都曾是学生,想想什么样的老师最受你的喜爱。当然是那些讲课风趣幽默,把知识点讲得简单易懂,而且总能把讲的东西跟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老师。而且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一定是你最喜欢的。
很多时候,为了让自己看起来高大上一起,我们会故意说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词儿,更有人中文、英文夹杂着说。”你今天穿的这件oversize的衣服好beautiful,显得你特别fashion“。殊不知这只会让我们显得浅薄。
合适的态度
有一个好的态度,即使你能力不行,领导也愿意给你时间,培养你。俞敏洪在《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一书中提到过,对于那些策划书被拒之后还愿意鼓起勇气问他策划书有哪些不足,需要什么改进的年经人,他特别愿意给机会让他们尝试。
换工作就像换游泳池,你不会游泳的话,就算换个泳池也一样会被淹死。会游泳的人在哪儿都能游得很好。
晨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