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那些事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圈里的人可多啦!家人,朋友,闺蜜同事,乡里邻居,或熟悉的,或陌生的,甚至未曾谋面的都有。更有甚者,加了微信后一次也没聊过的,时间久了竟不知道当时为何而加,某天莫名跳出信息,一时怔住,都不知他是谁跟谁了。可以说,朋友圈“鱼龙混杂”,私人空间有限。也因此,朋友圈很多东西没有向“全部人”开放,经常设为私密或直接收藏居多:好文,小视频,照片,悄悄话……这些我都习惯包装在私密空间,并束之高阁,偶尔留恋往事了就进入“圈”内“逛逛”。

        什么时候朋友圈才对外开放呢?一般来说,是一些值得告诉朋友们的,有意义的,值得纪念的,需要通知别人的,或者需要传递正能量的事儿才会发朋友圈。可能思想保守的缘故,经常见不惯有的朋友无论大小事一律发朋友圈公诸于众的方式;不习惯有的朋友走到哪里朋友圈发到哪里的做法,一天十几二十几条,目的是吸引眼球,让人知道他此时此刻在干嘛,在想什么,总感觉其中似有几分肤浅感和虚荣心。想一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毫无半点隐私,这不就像一个赤裸裸的人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先说说朋友圈的各种“晒”。朋友圈是了解世界的“窗口”。风味独特的小吃,精心规划的旅游线路,教子理论,养生理念,心灵鸡汤,学习心得……应有尽有,五花八门。它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寻人启事”“轻松筹”正是利用了朋友圈这个媒介,才使得信息扩散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让无助者看到了希望。从这方面来说朋友圈算得上是一“功臣”。

        再来说说点赞和评论的事儿。发的朋友圈虽不多,但是如果别人给予评论,通常都会一一回应。经常朋友圈里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评论、回复评论,思维的碰撞就这样摩擦出了智慧的火花。有时比起微信聊天还有意思,而且你不用担心回复信息被删或时间长了自动消失,评论内容你想保存多久就有多久,丝毫无后顾之忧。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习惯?看到朋友圈好的内容总是忍不住要点赞,要评论。往往这时,遇到对方热情点儿的会回复你的评论,跟你互动。当你静静刷着朋友圈,看到跳出回复的评论时,此时你知道对方回应了你,存在感陡然倍增。可是,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人家把你的评论当空气,不理不睬。因此,当我们遇到不熟或清高之人,你最好少评论,要不然就是“热脸贴冷屁股”——吃力不讨好。以前也有个习惯,看到好的值得赞的,心想:“留下评论,至少也点个赞吧!”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留下浏览痕迹,这是对对方最起码的尊重。但如若两三回后,对方不理不睬,我通常就不再发表意见,甚至有时对方的朋友圈会被我无声屏蔽。如果不这样的话,因好于表达看法而被人冷落,失落感只有自己知道。 

        最后说说朋友圈的微商。所谓微商就是借助微信朋友圈销售产品获取利润的微信经商者。说起微商,不得不佩服他们天天不忘发朋友圈推销产品的锲而不舍精神。有些微商经营产品的名目繁多,种类齐全,几分钟就可以把屏刷得让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当然也有的微商方式不一,隔几天发几条,或者一个星期发一次,或者一天发一两条。这样既不会让朋友厌烦,又恰到好处告诉朋友:你需要的东西就在眼前,要不要都在这里等你,只要你开口,快递小哥就会在最短时间内送货上门!这样,总比每天重复相同广告来得好,总比因过多刷屏,被人屏蔽,“光荣牺牲”圈外来得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总之,随着数字信息的飞速,朋友圈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人交流的一通道,管好并合理运用好朋友圈,是当今信息时代的人们必备的能力之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送走了今冬最刻骨铭心的“怪兽寒”,北方连续几日突然变得阳光明媚天朗气清。中午沐浴在阳光下无聊的翻起手机,忽然想起一...
    菀彼青青阅读 4,068评论 10 8
  • “帮我投个票,朋友圈第一条那个。”“在吗,我参加了一个活动,麻烦帮我投下票。”想必不少微信用户都收到过诸如此类的投...
    巨款阅读 2,405评论 0 2
  • 滨滨从摄影班回来跟我说,“妈妈,然哥也喜欢《教父》。”然哥是比他大一点的90后助教,我曾为了激发他的阅读兴趣,强推...
    阿雪_Michelle阅读 1,001评论 0 1
  • 再次来到Angie的时间管理训练营,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开启我这30天的微梦想清单: 1.跟随课程完成每天作业! 2....
    小高高的四叶草粒阅读 1,3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