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热帖:怎么判断一位女求职者的月工资在8000元以下?
某公司的市场总监,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经验之谈:
“如果一个女求职者过来面试,聊了半个多小时,她的包还背在身上,说明她没有安全感,融入性、适应能力差。
看到这爹味十足、自信洋溢的回答,吓得我马上反思了下自己平时背包的姿势。
不看其他能力,光通过一个背包的习惯,就言之凿凿地判定一个人:
“没有安全感”、“不善交际”、“适应能力差”......会不会有点太过草率了?
作为HR,喜欢通过自己的偏见随便下结论,是不是一种对他人的不负责任呢?
生活中,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一类人,总是先入为主地给别人贴标签:
看你背包的样子,就知道你月薪低于8000元;
看你在宝马车前被男友殴打的样子,就知道你是一个拜金女;
看你吃个牛排都要发9张图,一定是个没见过世面的绿茶girl......
你云淡风轻脱口而出的几句话,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一场海啸。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写过:“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在未知全貌之前就肆意评论。
0成本副业,月入过万,推广某宝、某东优惠券,详聊微x壹柒叁零壹玖叁伍伍玖零
02 ■
有些人习惯用恶意去揣测别人,带着偏见对别人指指点点。
但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就急着站队,会对当事人造成难以磨灭的痛苦。
王小波说:“口沫飞溅,对别人大做价值评判,层次很低。”
一个真正有素养的人,都应该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之前,威廉王子的一张照片在外网火了。
许多人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那个总是温文尔雅的王子,居然对着镜头比中指?
然而,这张照片的另一版本曝光后,人们才知道真实的情况:
这张照片拍摄于凯特王妃刚怀上三胎的时候,威廉王子兴奋地对着镜头比“3”:“我们马上要迎来第三个孩子啦。”
有时候,一件事得从不同的角度看,才能知道事情的全貌。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眼睛常常会欺骗人,别急着下判断。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次被困于陈蔡两国之间,七天都没有米饭吃。
白天孔子睡觉保存体力,弟子颜回出去讨米,好不容易讨到一些米,赶紧回来煮饭。
米饭快熟的时候,孔子闻到香味,抬起头,刚好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
没过多久,饭熟了,孔子假装刚才没看见颜回偷吃的事,开口说:
“刚刚梦见我的父亲,这一锅米饭还没动过,先拿来供奉先人之后我们再吃吧。”
颜回赶忙说:“不可,这饭不干净。刚刚煮饭时烟尘飘进了锅里,抓出来丢掉的话太糟蹋粮食,我就抓来吃了。”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不是背着他偷吃饭,感慨地对其他弟子说:
“都说眼见为实,但眼见不一定为实;都说遵从自己的内心,但内心往往也会欺骗自己。
弟子们记住,了解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
有时候你所看到的,并非就是事物的全部真相;你所了解的,不过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一句话说的好:“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不要太快下结论。
03 ■
综艺《瑞士达人秀》中,有一期令我印象深刻。
一位画家上台,在黑板上娴熟地画出人物头像,很快就有人认出她画的是评委格雷斯。
场上的其他三位评委对画家的才艺不以为然,接连按下了红色淘汰按钮。
他们认为,她的才艺不过如此,普通的街头画像艺人的水平。
最后连评委格雷斯也没有耐心等她画完,按下了最后一个按钮宣布画家淘汰。
然而,画家仍坚持继续画了10几秒,完成最后的步骤:
她将完成的画作颠倒过来,撒上白色粉末,奇迹出现了。
原本画中白发苍苍的格雷斯,瞬间变成了帅气的布里吉。
在场的评委和观众当场傻眼了,全都站立起来为她的创意和画技而鼓掌。
当我们还没看到事情的全貌之前,是不是可以多点耐心,不要轻易下判断呢?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晕轮效应,指的是:我们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偏概全,以点概面。
这就像月亮被光环笼罩时,产生的晕轮模糊不清的现象。
但就像《小王子》中的那句话一样:“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用眼睛看不见的。”
在未了解事情全部真相之前,不要妄下论断。学会闭嘴,有时也是一种修养。
不要总是摆出一副我很明白、我什么都知道的样子。在你看不见的角落,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