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转换
系统转换
遗留系统
指任何基本上不能进行修改和演化以满足新的变化了的业务需求的信息系统,它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 系统虽然完成企业中许多重要的业务管理工作,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一般实现业务处理电子化及部分企业管理功能,很少涉及经营决策
- 系统在性能上已经落后,采用的技术已经过时
- 通常是大型的软件系统,已经融入企业的业务运作和决策管理机制之中,维护工作十分困难
- 没有使用现代信息系统建设方法进行管理和开发,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文档,很难理解
系统转换
指新系统开发完毕,投入运行,取代现有系统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以实现与老系统的交接,有以下三种转换计划:
- 直接转换:现有系统被新系统直接取代了,风险很大,适用于新系统不复杂或者现有系统已经不能使用的情况,优点是节省成本
- 并行转换:新系统和老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新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再取代,若新系统在试运行过程中有问题,也不影响现有系统的运行,风险极小,在试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比较新老系统的性能,适用于大型系统。缺点是耗费人力和时间资源,难以控制两个系统间的数据转换
- 分段转换:分期分批逐步转换,是直接和并行转换的集合,将大型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依次试运行每个子系统,成熟一个子系统,就转换一个子系统。同样适用于大型项目,只是更耗时,并且现有系统和新系统间混合使用,需要协调好接口等问题
数据转换与迁移
将数据从旧数据库迁移到新数据库中。有三种方法:系统切换前通过工具迁移、系统切换前采用手工录入、系统切换后通过新系统生成
系统维护
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定义为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这个软件的难以程度,其评价指标如下:
- 易分析性:软件产品诊断软件中的缺陷或失效原因或识别待修改部分的能力
- 易改变性:软件产品使指定的修改可以被实现的能力,实现包括编码、设计和文档的更改
- 稳定性:软件产品避免由于软件修改而造成意外结果的能力
- 易测试性:软件产品使已修改软件能被确认的能力
- 维护性的依从性:软件产品遵循与维护性相关的标准和约定的能力
系统维护包括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数据维护,其中软件维护类型如下:
- 正确性维护:发现了 Bug 而进行的修改
- 适应性维护:由于外部环境发生了改变,被动进行的对软件的修改和升级
- 完善性维护:基于用户主动对软件提出更多的需求,修改软件,增加更多的功能,使其比之前的软件功能性能更高,更加完善
- 预防性维护:对未来可能发生的 Bug 进行预防性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