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新物体识别Protocol

Ennaceur 和 Delacour于 1988 年报道了一种非奖赏性的、简单的认知记忆实验模型——新物体识别实验(Novel Object Recognition, NOR),用于评估啮齿动物记忆能力。根据动物对熟悉物体和新物体的探索时间长短来评价被测试动物的记忆能力。该方法没有一些外在的刺激,实验周期也比较短,相较水迷宫这种行为学对小动物的消耗较少。

实验原理

小鼠对新旧物体的探索的次数、时间和距离,即小鼠在新旧物体周围活动的次数、时间和距离,检测小鼠的认知情况:若小鼠认知能力差,则在新旧物体的探索无差异;若小鼠认知能力正常,则对新事物的探索较旧事物长。认知指数(recognition index ,RI) 计算公式为:RI = 新物体 / (新物体 + 旧物体) ×100 % 。
实验原理

所需装置

  1. 矿场实验的一套装备:包括正方形的盒子和摄像装备;
  2. A,B,C三种物体,其中A,B物体完全一样,C物体与A,B两物体大不相同;一般小鼠需要直径3cm左右的物体(大鼠需要直径5cm左右的物体);示例图片如下:
    物体示例

实验步骤

  1. 准备阶段:在进行测试前,要和小鼠消除陌生感,每天抚摸小鼠,以免操作时对小鼠产生刺激。
  2. 第1阶段,适应期,小鼠在实验装置内(无物体)自由运动10分钟。------这个也相当于做矿场实验
  3. 第2阶段,熟悉期,在装置中放入2个相同的物体(AB,确保物体没有气味,不被推动),物体距离两侧壁10cm,将小鼠背朝物体从距物体等距离处放入装置中,用摄像头及软件来纪录小鼠在每个物体上的探索时间(以嘴或者鼻子接触到物体和凑近物体约2-3cm范围都算对物体的探索),在5min内(许多实验已经证实熟悉期2min,动物已经对新奇事物有很好的偏好,当然熟悉3min则偏好更加明显)测定动物探索每个物体的次数、时间和距离。
  4. 第3阶段,测试期,一般选择第2阶段完成后的1h作为检测记忆的时间间隔(更长的时间间隔可用来评价改善记忆的效果)。将两个相同物体中的一个物体替换成一个不同的物体放入装置中(AC或BC),同样将小鼠背朝物体从距物体等距离处放入装置中5min。

注意事项

  1. 所有行为学实验都要求周围安静,实验应在隔音,光强度和温、湿度适宜且保持一致的行为实验室内进行。
  2. 实验前需要对实验动物每天抚摸1-2min以减少非特异性应激刺激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实验前需要提前至少3小时将动物带入实验室,降低动物对新环境的不安情绪。
  3. 实验过程尽量是同一个人在每天的同一个时段来做;若多个人多批动物重复一个实验更有说服力。
  4. 进行旷场检测时,需要对实验动物进行筛选,有些实验动物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活动情况显著低于同批动物平均水平,则需要将这些动物预先剔除。
  5. 每次小鼠的放置位置尽量统一,背朝物体,且距两物体距离相等。
  6. 做下一只小鼠之前必须用酒精除去气味清洗实验设备,用卫生纸擦干净,保证不要留下排泄物和味道。
  7. 物体尽量为圆形较好,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有四个角,动物可能会产生偏好。
  8. NOR实验对动物各方面影响较小,而其他行为学实验(如强迫游泳、水迷宫、悬尾实验)对小动物影响较大,因此同一批动物进行不同行为学测试时,应先进行NOR实验。

如果你关注了我,希望你与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Cell重磅!RNA编辑技术迎来新飞跃:CasRx展现非凡RNA编辑能力 从简单地剪切致病基因,到开发出不再...
    xmu_zhang_lab阅读 5,581评论 0 1
  • 日本科学家在获得政府批准此类研究后,将开始尝试在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将修饰的动物胚胎植入人体“诱导多能干细胞”(...
    lou希望阅读 4,308评论 4 4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6评论 16 22
  • 创业是很多人的梦想,多少人为了理想和不甘选择了创业来实现自我价值,我就是其中一个。 创业后,我由女人变成了超人,什...
    亦宝宝阅读 5,845评论 4 1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5评论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