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家长们不经意间,可能正用一些 “绝招” 悄然毁掉自己的孩子?
1.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觉得自己事事都不行;
2.频繁搬出那些看似比孩子 “行” 的人,无情地刺激他们幼小的心灵;
3.把自己塑造为孩子的牺牲者,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4.与孩子交流时,采用挖苦甚至吼叫的方式,令孩子的内心满是创伤;
5.大包大揽孩子的一切,不给他们丝毫自由成长的空间;
6.拿孩子当出气筒,肆意宣泄自己的情绪;
7.当众让孩子出丑,让孩子的自尊碎落一地。
在家庭教育的领域中,这些错误做法如同暗处的荆棘,轻易地就让孩子滋生出诸如 “我不行”“没希望”“我毫无价值” 等负面信念。这些负面信念宛如沉重的镣铐,紧紧束缚着孩子,严重阻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心理学上有个广为人知的养老院实验:当老人们感受到自己对生活拥有掌控力时,身体状况往往更为健康;反之,当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健康便如风中残烛,逐渐恶化。同理,孩子的负面信念,也会像坚固的壁垒,极大地阻碍他们的成长之路。
就拿李芳(化名)的儿子明明来说。明明刚踏入初中校门,数学学科难度陡然增加,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太理想。此后,他便时常嘟囔着 “我学不好数学”“我太笨了”,学习态度也变得极为消极,作业总是敷衍应付。李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李芳尝试过很多办法,可都收效甚微。她跟身边同样焦虑的家长们交流,偶然间听说了扶鹰教育的《共情式沟通 21 天陪跑训练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芳报名参加了这个训练营。
在训练营中,李芳系统学习了如何通过接纳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看到积极的一面、助力孩子相信自己等方式,巧妙转换孩子的负面信念。
当明明满脸沮丧地说出 “我学不好数学” 时,李芳运用在训练营所学,首先温柔地接纳他的情绪:“明明,我知道数学对你来说确实有些难度,因为成绩不理想,你感到沮丧,妈妈完全能理解。” 这番充满理解的话语,恰似一阵春风,让明明感受到被理解,情绪渐渐平复下来。
接着,李芳巧妙地帮助明明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但你上次在数学作业里成功解出了一道难题,连老师都夸赞你思路清晰,这足以说明你在数学学习上极具潜力。” 听到妈妈的这番话,明明的眼中瞬间闪过一丝光亮,对自己重新燃起了信心。
最后,李芳满怀鼓励地对明明说:“只要我们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努力前行,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 在李芳的悉心引导下,明明开始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不再轻易自我否定。
除了学习方面,负面信念在孩子的社交和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冒头。比如,当孩子不敢参加学校的活动,内心想着 “我做不好,会被别人笑话” 时,李芳同样运用训练营中的方法,先接纳孩子的担忧,再引导孩子回忆自己以往的成功经历,最后鼓励孩子勇敢迈出尝试的步伐。
自从参加《共情式沟通 21 天陪跑训练营》后,李芳始终坚持运用所学方法帮助明明转换负面信念。一段时间过后,奇迹发生了,明明的学习态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成绩逐步提升,在其他方面也变得越发自信。李芳深知,是训练营里学到的技巧,悄然改变了孩子,也改变了他们的亲子关系。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蕴含无限潜力的种子,千万不要让负面信念成为压在种子上的巨石,阻碍他们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如果你也渴望帮助孩子挣脱负面信念的束缚,重新点燃他们成长的希望之火,那就毫不犹豫地加入《共情式沟通 21 天陪跑训练营》吧。在这里,你将收获实用且有效的方法,陪伴孩子在自信的道路上,绽放光芒,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