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人,而后才是女人

女人,准确的说是婚育年龄的女人(大概从发育开始到五十岁?视情况而定)在社会标准里从来就不是纯粹的人。

她们带有“性”的符号。她们背负着生育的责任。

社会(尤其是男权社会)不惜金钱精力追逐她们,同时也要求着她们——期待她们有着性感的外表,积极交配生产的意愿,和能生会养的身体及能力。

我不能说这错了,这确实是人类的一个需要,还挺重要。

特别是在初级社会里——人口基数少,婴儿成活率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宗族观念强烈——从各方面考虑,产下后代都是刚需。

但是除了子宫,女人对社会难道就没有其他价值?

在主流观念把女人当生育机器的年代,尚有女文学家、诗人为人类文明贡献灵性美好的篇章。有优秀的女性如孤星般闪烁在各个领域的夜空中。何况今日,几乎各个行业领域都有众多的女性工作者,其中不乏杰出的、勤勉的、智慧的女人。

女性为社会贡献了各种价值,还不得不面对一些人对她“性”属性的拷问——为什么不减肥/不化妆?为什么没有“女人味”?为什么不找男朋友?为什么不生小孩儿?为什么不生二胎?以及随之而来的威胁——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25岁的女人开始贬值了等等。

我不是说打扮美丽或者婚恋生育有错。而是这应该是女性的一种权利和人生体验,而不应该是她们不得不背负的苦役。

我不爱红妆妖娆,尽可以打扮得率性利落;我希望注重工作学习,就不急着拉一个男友来填补寂寞;我的精力资源有限,就不必非得一生再生(更劣者一直要生出男孩为止)。

当社会言论不问女人活得开不开心、不问她们的职业发展状况,而只关注她能在“性”属性上能打几分时,损失的是各个行业的生产力,助长的是一些人的无知、自大和优越感。留下数量众多的女性,徘徊、犹豫,在短短的生命中不断怀疑自己的价值,噬咬自己的快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下午举行家长节,1点到学校就已经有那么多家长在那里等候了,到处能看到我们学校的中国红志愿者们,感谢他们都义务服...
    李妙语阅读 1,592评论 0 5
  • 很久以前, 有一座孤儿院。 那里有一个孩子。 大人们“亲切”地叫他: 小猫。 孩子们将怒火发泄在他身上, 大人们从...
    啦喽啦阅读 1,703评论 0 0
  • 08328刘翠英 安徒生经典童话故事,经典的故事总是百看不厌的。以绘本呈现又是一种美。夏季的田野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乐派小蜗牛阅读 2,9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