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身边鸡汤发生了进化。
由原来频繁出现的鸡汤文,大都是乍一看满满的正能量,发现你哪怕有一点坏情绪就要么是各种举例子鼓励安慰说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要充满正能量,来和我一起来到光明美好的世界,要么是故作当头棒喝,年纪轻轻矫什么情,这个世界很残酷的,你必须要拼搏,你不拼搏没有人为你坚强,让你也觉得它说的这很有道理。看完之后还有一点哪怕坏情绪还没消失,自己都会觉得这肯定是我的错,就像应该文章说的那样,这个世界很美好,我给这么美好的世界增加一点负能量是多么的不应该。
可是时间一长,你深信不疑地按照鸡汤说的做后,对现状没有任何改变,该苦闷的继续苦闷,该忧愁的接着忧愁。然后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改变现状是因为自己的执行力不足啊,是不是因为自己对鸡汤的理解有偏差啊等等不一而足。在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中后又继续被随处可见的鸡汤文章洗脑,开始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但是你忽略了一个本质,并不是有道理的语言和文字就是正确的,你看到的鸡汤,或许有道理,可它一定就是对的么?
而现在的鸡汤进化了。
随着现在自媒体发展速度迅猛,无数公众号、自媒体等发声的渠道被打开和拓宽,这种积极的态度很好。但是,传播渠道的拓宽也造成了鸡汤也在不断增加和“进步”着,比如所谓的《七天学会××》,《三十天让你×××》,《每天十分钟×××》,并不能说其中没有一点知识含量,但根本上来说,它以诱人的标题麻痹了人清楚认知学习需要经历的痛苦,满足人对轻松就获得知识的渴求。如果仅仅是这种标题党,弊端倒也甚小,无外乎是损失些钱财,即使没有达到他说的那么神奇,却也真正学到了些实用的知识。
荼毒甚深的是无处不在的碎片化文章使无数被包装的非常完美的伪知识和观点也让大众处于被动被灌输的状态。完全是错误的观点,一眼就会被发现,但若是七成真三成假杂糅在一起成为一个博人眼球的新颖观点,那么若非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发现并辨别,对于对此方面只是处于比不知此事的人稍微多一些的人来说,这样的文章,堪比海洛因。
对于即使是被验证的知识和真理我们尚且要对其采取审慎的态度,何况如此多的未经过反复论证和思考的观点和道理以及所谓的知识就已经上纲上线,开启收费课程,收割所有为了可以更轻松获得知识而放弃思考甘愿花钱买那些标题上就赤裸裸地写着《你不需要思考交钱我就给你知识》的人的智商税。
不论是安慰鼓励型鸡汤,还是教程学习类的鸡汤,本质上都是满足人贪图舒服的需求。
在你为拓宽知识面学习到了新的知识的时候而不懈的看这些碎片化的文章,错觉自己轻轻松松获得了知识的时候,其实已经不自觉地被舒服的感觉麻痹自己很久了。
那么怎样分辨这类鸡汤呢?
分辨这类鸡汤其实很简单,只要看那些文章的题目是否具有让人片面相信的吸引力,文章提出的内容是否不能做到客观公正,而只谈其利不谈其弊,貌似合理的论点论据经不经得起推敲,你学过之后是否能达到文章说的那个效果,如果做不到,那么它是毋庸置疑的鸡汤。而任何不能让你以客观的态度看待世界,单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强行刷一波存在感和知识感的文章,都是毒鸡汤。
回头想想,如果真的有一个吸引人的名字就可以省去思考知识的过程,那么这样的话,那些真正严谨且有教育意义的学术类书籍都应该改变书名。比如《大学物理》应该叫《三个月带你玩转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应该叫《四个学期带你通关四、六级》,或者可能更有夸张一些的《读大学这一本书就够了》。
博人眼球的标题,立意新颖的观点,确实可以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作用,但是它不应该变成麻痹读者忽略客观事实,成为片面收取智商税的工具吗,更不应该变成为了阅读率和点击量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带来利益好处的武器。
毕竟本质上你刺伤的,是真正信任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