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 古典
文/小米
在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论中,安全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需求。当自己没有办法认可自己,以及掌控周围事物时,这样一种心理反馈给我们便是缺乏安全感。
在现代社会,安全感是提及频率相对高的关键词之一。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如此不安,有人担心没钱,有人担心生病,有人担心婚姻不稳定,有人担心失业,还不了房贷……都在不安和焦虑里如履薄冰的活着,尤其对于女性,无论是生活还是感情里,更是缺乏安全感。
很多时候,人们以为赚许多钱就会有安全感,所以生活一直围绕着赚钱展开。但他们发现赚钱是无止尽的,月薪从3000涨到3万,或许可以还贷款,可以买东西,解决生活的困顿,可内心泛滥的焦灼和不安却无处安放。
另外,很多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安全感表现更明显,如偷看老公的手机,查聊天记录,控制他的工资收入,要求对方在房产证上写自己的名字……这些表现跟整个社会离婚率上升、婚外情等外部因素有关。她们渴望拥有长久幸福的婚姻,可过分看中外在形式,不但带不来安全感,反而会让原本摇摇欲坠的婚姻瞬间崩塌。
我们女性之所以那么看中婚姻,是因为婚姻除了满足安全感的需求,更应该满足“爱与归属”的需要。如果放弃情感的需求,转向物质带来的安慰,那本身就是一种倒退。因此,亲爱的你们一定要因为相爱而结婚。
古典老师说:“安全感是给出去的,不是拿过来的”。当我们有底气、有东西给出去,就不会想着从别人那里拿一些过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缺时,那你的内心是安全和丰盈的。
其实,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来自一个地方,那就是你的内心。它不是来自外部物质的赋予,而是内心的充盈和平静,来自对自己的认可和对人生的掌控。然而这些的获得都需要自己慢慢经历和累积,需要生活这位“老师傅”的磨砺,经过自己的吸收和淬炼后,才能做到平和冲淡,不忧不惧。
所以,我们需要把关注点拉回自己身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给自己一些成长的时间。
每一个人都是一粒种子,让自己变得更好,从容地生活,营造融洽的亲密关系,在不安的世界里确立属于自己的安全感,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为自己而活,活得出彩。
(曾有一本书说到:一般来说,当你六个月没有收入,还能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就说明你有足够的安全感。亲爱的你,可以畅想一下,如果遇到如此情况,你的内心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