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水平比不得现在,虽说吃穿不愁但是比不上现时的琳琅满目。
有种很简单的下饭菜,对我们来说确实是相当的回味,或许是人年级越大越回味纯朴,越是纯朴越不可得,而至于仅剩无时不刻的回想了……
说简单,那是真的简单,从坛子里舀一碗出来,挖上油,煮饭的时候放锅里一起蒸,饭好它就好了,所以简单得让人觉得说它是下饭菜都有点让人不好意思,那更是连“小吃”都算不上的了。
当然这种食物多半是用在炒菜是放一点,当调味品使用。说起来,这种应该跟我们大四川的“川菜之魂”——郫县豆瓣是一个路子。但这种工业化产品,在心底觉得是始终比不得我们的手工记忆。
一碗白米饭,舀几勺子油辣子在上面,吃时随意搅搅,顿时就香喷喷了。乡下的辣椒不是很辣,但胜在色红味香,又是在坛子里发过酵的,里面的胡豆瓣有一股特别的醇香,有嚼头,加上猪油厚实的味道,不知觉间就几碗白米饭下肚了,意犹未尽,但肚皮已滚滚圆了。
后面也吃过誉满华夏,声播全球的“老干妈”拌饭,也挺好吃,但与记忆中的油辣子拌饭,滋味不可同日而语……
印象中,这种东西非常朴实无华,很不值得向外人道样,但制作过程却是相当的烦琐。
首先是是拿晒干的胡豆泡水。晒干的胡豆硬得很,掉地上都叮噹响的感觉,泡软时,去除外壳,里面的就是两片胡豆瓣了,这样的活路多是家里的主妇及小孩子的活计,所以想起这个就让人想起妈勤劳的身影。
到现在差不多不见人做这个了,都忘记是怎样去皮的了,多半是手工剥的,泡得刚刚好发胀的胡豆,一抠皮就去一小孔,顺着小孔就能方便的去皮了。方便是方便,但数量不少,也是很考验人耐心的一件事情。弄出来的胡豆瓣最好的就是两瓣,不要弄碎,不像现在购买的工业化的东西,里面的豆瓣碎碎的。
去皮的胡豆瓣在簸箕里摊成薄薄的一层,上面覆盖南瓜叶,放置于阴凉处,待其发酵,这个过程好像延续七八天的样子,急是急不来的,做好自己的事,让时间来检验的意思样……
耐心的主妇都是要隔几天翻开南瓜叶来看看,观察作品在时光流转间慢慢成长。
什么时候才算好呢?待胡豆瓣长满菌丝,黄褐色状,这一步才算完结。
接下来就是剁辣椒了,这个过程如若操作不当,那是相当的辣眼睛的。
屋边菜园子里种的辣椒,摘过来去柄洗净,晾干表皮水份,取一木盆,一长杆之剁刀,放辣椒入盆,加盐巴,就能挥舞剁刀,尽情发挥了,这个应该跟湖南的“剁椒”的步骤差不多,只是我们这个没添加其它诸如蒜头、生姜之类的辅料,完全的本色。
如果没专门的剁刀,也就常用的菜刀上阵,不过近距离的接触辣椒,得做好防护,不然下来就会火辣辣的……
剁得大小均匀,盆里就红彤彤的一片,这步就算是完工。
然后加入已经OK的胡豆瓣,拌均匀,装入泡菜坛子,坛口盖上一层塑料薄膜,盖盖子,坛沿子加水,就是边吃边发酵,就可以需要时取用了。
当时农村人都差不多在土地上讨生活,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对吃的东西要求实在是不高(当然也高不起来),忙时忙得没空炒菜,或是小孩放学回来自己煮饭吃(炒不来菜),如文前述。干饭就着油辣子,越吃越有味了。
另外一种猪油炒饭也是简单的,也让人想念,但比起油辣子就白干饭,毕竟还是复杂多了。
当年除猪油外,其他植物级别的食用油皆为稀罕物,加猪油的油辣子就经常吃,但如果有菜籽油蒸的油辣子,在冷天不会结成一块,仿佛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算得上很好的东西了。
一晃经年,四处奔忙,应该是小学读完后,就再没吃到过油辣子了。
现在回忆起来,顿觉满口生津,回味无穷。
下雨枯坐,无事中,写下此文,想念妈妈。
20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