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的魅力在于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就是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国乐的历史颇为悠久。在距今9000年左右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中华文明有史以来第一件乐器“贾湖骨笛”。早在9000年前人类文明伊始,我们的祖先便想到用鸟禽骨创造出乐器,开启了音乐殿堂的大门,足以见得古人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我国的乐器史起源甚古,四千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吹管乐器诞生;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弹拨乐器诞生......这些乐器的诞生奠定了国乐发展的基础,是国乐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
国乐的发展历程可谓一部盛大惊艳,旷世绝伦的史诗。音乐自诞生起,便承载了人们太多太多的情感记忆亦或是精神寄托。因此,同样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音乐与文学同样密不可分。《诗经》便是很好的例证。《国风·关雎》中写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小雅·鹿鸣》中写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前者说明音乐可以作为爱情产生的催化剂,后者则表明了音乐对于宴会等社交场合渐入佳境的助力作用。
国乐很美很美,美到我无法用我已知的词语来完全贴切的形容。箫的清灵俊逸,幽兰飘香;笛的莺声婉转,晨雾朦胧;筝的馨心淡雅,游水媛萱;笙的仙音轻舞,绕梁三晖;琵琶的洋洋盈耳,委婉连绵;二胡的抑扬顿挫,动人心弦;扬琴的悦耳动听,清音似水;古琴的高山流水,闲云孤鹤;箜篌的空灵震神,袅袅余音以及唢呐的百鸟朝凤,高亢呜咽.....这些都是古典国乐独特的魅力,国乐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然而,当今中国社会却出现了一种令人堪忧的现象:人们喜爱重视西洋乐,却对中国的传统国乐不屑一顾,冷眼相对。对于西洋乐的经典乐章,人们能够很轻易的说出《英雄交响曲》、《蓝色多瑙河》等乐曲,谈到西洋乐的著名音乐家,人们对于贝多芬、莫扎特等人也十分熟悉,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也是家喻户晓。可是当提到国乐,有多少人除了《梁祝》之外再说不出一二?电影《闪光少女》中就向人们展示了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就是西洋乐学生与民乐学生斗琴的部分,以野蜂飞舞开头,国乐二胡对西洋乐提琴,竹笛对长笛,古筝对竖琴,扬琴对钢琴...斗琴部分的高潮在于国乐的唢呐出场,从野蜂飞舞到百鸟朝凤,高亢嘹亮的唢呐声划破天际,将众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热闹欢腾,百鸟齐鸣,凤舞九霄......最终,这场斗琴以唢呐的出场宣告国乐胜出。尽管影片中对于西洋乐与国乐之间冲突的描写有些艺术化夸张,但是这并不表明国人给予了国乐足够的重视。在影片中,人们熟识里面出现的西洋乐器,而对于国乐的传统乐器扬琴、阮等则感到无比陌生,甚至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国人对于国乐了解的匮乏程度令人生畏。恢宏的国乐巨著无人问津,小众的西洋乐曲却高朋满座。每每打开网易云,寻觅到优秀的国乐作品,却发现如此优秀的作品却听众甚少。一些经典的国乐曲目的听众似乎已被国乐学习者承包。想当年,我国乐远扬海外,日本的尺八、五弦琵琶都是唐朝时由中国传入的。日本人传承并发扬了中华的国乐文化,而中华儿女却“崇洋媚外”,对国乐“嗤之以鼻”,实在是令人寒心啊!
我自小学习国乐,我领略过国乐那无与伦比的美丽,我无比深切的热爱国乐,珍视国乐。我想要保护国乐,传承国乐,发扬国乐,我想要越来越多的国人能够走进国乐,认识国乐,并一起将国乐传承下去。国乐是对中华音乐文明的一首赞歌。音乐殿堂,我们本民族的瑰宝——国乐,绝不应缺席!我希望国乐能够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当提到笛子、箫等民族管乐时,人们脑海中能浮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悠扬袅绕和“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沉郁呜呜然;当提到古琴和古筝时,人们脑海中浮现的是“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若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的曼妙清越和“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抒情萦怀......
最后,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国乐的记忆,让人们去认识国乐,了解国乐,传承国乐,让世界认识中华民族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