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原生家庭”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原生家庭,我的理解是你组建自己的小家前,与父母生活的那个家庭、家庭环境、人与人的关系和处事方式的思维惯性。
昨天写了篇《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可感觉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写出来,不吐不快。今天结合这部作品里的主人公,谈谈原生家庭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看过书或是看过昨天那篇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主人公哈罗德的儿子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先来看看主人公哈罗德的原生家庭。哈罗德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的父母都不想要他。他的父亲从战场回来后,变成了一个酒鬼,日渐消沉。他的母亲年纪轻轻生下他,过得并不幸福。
他从小努力练习吃东西不发出声音,因为他的父亲不喜欢这种声音。父亲捂起耳朵,闭上眼睛,仿佛这个孩子是他的眼中钉。
还是个小男孩的哈罗德也曾想触摸自己的父亲,想尝尝被一个大人的双臂环绕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他讨好母亲,试图用各种方法哄母亲开心,他感到母亲不喜欢他,问母亲,是不是自己很丑很丑。
哈罗德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安身立命之道,保持低调,做个隐形人。他也和邻居的孩子们玩耍,至少是站在边上看着别人玩。读书时,他努力融入背景,成了别人眼中的笨小孩。
可母亲还是选择了离家出走。他十三岁生日前的一天,母亲不辞而别,从此再无音讯。
他的父亲整日酗酒,成了大众情人。在哈罗德十六岁生日那天,他被父亲赶出家门,自生自灭。后来他找到工作、娶妻生子、赡养家庭、深爱他们,即使只是刚刚做到。
可他早年的沉默一直跟着他,进了他自己的家,藏在地毯下面,窗帘后、墙纸内。
他的妻子莫林,却和他截然不同。她乐观、积极,曾经也想给哈罗德不曾有的幸福,给他一个家。哈罗德的父母没有教他怎么去爱人,没有教他怎么与人交流。他不知道怎样去跟妻子、儿子交流。
他在孩子恐惧、开心、郁闷的时候都显得不知所措,既使听到儿子考上了剑桥大学,本想抱抱儿子,可最终只是感叹了一下。他为儿子骄傲,可并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只是觉得或许等儿子长大了就会理解了,可戴维却没给他机会。
哈罗德没有温暖的怀抱来安慰自己总会好起来的记忆。在妻子、儿子需要安慰的时候,在戴维找不到工作后,在他一次又一次的酩酊大醉后,在他对酒精、药物成瘾后,他没有伸出手,也没有给他们一个拥抱,告诉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最终悲剧发生。
好在,哈罗德最后终于有了改变,虽然来得太迟,但是迟到总比不来好。
在乐观的环境长大的孩子,性格通常会比较乐观;在抱怨、挑剔中长大的孩子,通常会比较自卑、悲观。就像有人总是先吃好的苹果,有人总是先吃坏的苹果。
常常会见到,有的父母在孩子打了人后,把孩子拉过来打了一顿,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你觉得孩子会怎样想呢。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要么接着以暴制暴,要么屈服于强权。
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历史就是历史,你无法逃离你的出身。
可快乐和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要把原生家庭当作自己不改变的理由,把自己原生家庭中不好的部分剔除,重新塑造一个好的氛围。就像我们会受父母的影响一样,我们的孩子也在受我们的影响,这关乎着孩子未来的家庭幸福。
或许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但是我们有机会做个好父母,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