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育儿,佛的是家长的心态,不是行为

备孕一年才有了女儿,当她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刻,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我曾放下话“即使她以后学习很差也无所谓。”

这是真的,初心未改!

但这和我认真学习育儿,充分陪伴,尽可能好的做好教育启蒙并不冲突。

我爱她,所以我不要求她是个全能宝宝。我负责让她“看见”,因为“看见”,才有选择的能力,而剩下的一切都是她的课题。

在这点上我很认可佛系,“不求果,只种因”。

但也是因为爱她,我要求自己尽可能做一个全能妈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己,让孩子能在模仿中自然习得好习惯和好方法。

在女儿出生前我看了很多很多育儿书,也上了很多课,只为在养育的过程中,不要有遗憾。

从科学喂养,到儿童脑科学,从小儿推拿,到教育启蒙,学习路上从未间断,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有些家长主张学龄前不学习,我不是很认同。

学习用对了方法本来就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学龄前也是孩子脑细胞功能发展的黄金期,为什么要错过?

与其怕孩子累,不如自己辛苦点,找到更好的方法,让孩子在玩中学。

掌握一样一样技能的本身就是在不断的加强着孩子的自信和满足感。

人的快乐很大程度不就源于这些吗?

常有人对我说孩子要不要读书是天生的,他谁谁谁的孩子,家人从来不管,成绩就很好。

我们不排除个例,但万事皆有因,这因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旁人根本不能知晓。

我有个侄女,从未参加过补习班,中考成绩优异,进入了重点高中。旁人常就会拿她举例子,来diss课外补习甚至觉得学习好是天生的。

但是没有人会告诉你,她奶奶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的择校,都费尽心找关系通路子;年纪一大把了,还和孙女一起学习英语,做她的同学······别人平日的家庭学习氛围,外人永远不能得知。

所以我认为家长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缩小与更优秀的父母之间的认知差距,而认知决定了一言一行,在这点上,决不能佛系。

孩子终究会长大,但请坚信每个孩子最终呈现出来的差异,并非全然是天生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