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精神病——《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世界上两种方式可以自高自身格局眼界:一是旅行(不走马观花那种)另一个就是阅读。一个用脚步丈量世界,另一个用心灵。

最近两周的读书计划是童书《皮皮鲁传》和在机场书店买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皮皮鲁传是郑渊洁的系列童书,越看越觉得其深度出人意料,恐怕年纪小的孩子需要在家长陪同下阅读。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部国内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按照作者高铭书中的说法,他耗费了几年时间完成这本书的目的是:

“一个世界可以演绎成那么多样,那么尝试一下很多个世界来让一个人看吧,这样似乎很有趣。”

当你走进精神病人的世界,你会发现他的小宇宙是那样与众不同,离经叛道,光怪陆离。

但是无一例外:

他们的世界逻辑严密到让你感觉自己仿佛才是个精神病。



案例1:《永不停息的心脏》

50岁的生物学家,在分析有关分形几何学和生物之间的关系时,走火入魔,精神分裂。但是现在已经好转,于是找来作者和他聊这段经历。

什么是分形几何学

简单举例,随便一棵树,仔细观察一下某致树杈,会发现那个分杈和整棵树很像,分杈的比例和位置,甚至跟树本身的比例和位置是一样的。如果再测量分杈的分杈,会发现还是这样。如果量叶脉和叶梗时,还是整棵树的分杈。

再比如:

随便找一粒沙,在显微镜下仔细看,沙的凹凸其实就是微缩了山脉;

雪花的边缘微缩了整个雪花的结晶结构。

原子内部的结构,和宇宙是一样的。

无论巨细,都是一种分形结构无穷尽地类似分割下去。

是不是很神奇?

冥冥之中有一种人类理解之外的力量在推动这个世界,

也许真的有造物主,按照一定规律,搭积木一样制造了整个世界?

这个生物学家疯狂地研究,终于有一天,在他观察一只鸡的爪子蹲累了,

站起来,

却看到另一个自己蹲在那里继续研究,

然后,他看到自己走过来问自己:

为什么?为什么都是一样的?


这只是其中一个案例,很多精神病人其实是高智商人才

他们看到大多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世界,

我们大多数人在苍穹黄土间艰难度日,

而他们的思绪已经突破苍穹,飞入云端,拥抱蓝天。

所以也是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不过最后,幸好案例中的生物学家顿悟了

“生与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去尊重生命,生命是否高贵不重要,重要的是尊重自己的存在。

在自己i还有生命的时候,在自己还存在的时候,带着自己那颗人类的心,永不停息地追寻那个答案。

有没有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充满期待。

因为人类就是这样的。”

为什么牛顿晚年致力于研究宗教和哲学,

为什么《三体1》里那么多物理学家集体自杀,

为什么古往今来世界上顶尖的数理学家最后都回归哲学和宗教?

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懂了。

也许现世找不到答案的,只有宗教和哲学能解释,一部分的自欺欺人,一部分的坚信。

我们的世界究竟是不是真实的,

庄周梦蝶罢了。

Whereas I was blind, now I see.

从前我是瞎的,如今我看得见。

                                                                                                                                    ——《约翰福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里也有一些我觉得很恐怖的例子,什么影子先生、镜中、死亡周刊等等,很吓人,建议不要晚上看,看完之后一定不要深思...
    绿叶红花1993阅读 3,823评论 0 1
  • 20170711 你的世界,容纳得下多少稀奇古怪的事 《飞禽走兽》:我的世界,是满街的老虎喜鹊狗熊兔子章鱼 她:“...
    金楊阅读 3,685评论 0 0
  • 如果由我来推广这本书,简单的文案应该是: 你以为的你是你自己吗? 你以为的世界是你真实相处的世界吗? 你确定自己是...
    猫猫喵少阅读 7,954评论 9 11
  • 明哥年纪很轻时就和阿本加入了本镇警队,一起工作了多年,可以说成了难乐与共的兄弟。到了公务员改制时,明哥凭着文化基...
    林海月夜阅读 3,0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