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总结回老家的生活,我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大大的两个字:拔草。
早上和上午清理楼周围的草,下午休息一会,晚上再和家人去田地里拔杂草。
每天都要自我调侃八百次:“自己就是专门回来拔草的。”
回顾休假生活,发现实际上就是与草斗争的“工作”。草坪里的草没长出来时,我们翻土,播种,浇水。草长出来后,我们将修剪,剃平,又修剪,又剃平。
草拔多了,也从原本的讨厌,变得麻木,再变得通透。
拔草是一件简单到人人都能干的事情,但这件小事,也再次帮助我看见自己,找到专业的意义,明白坚持行动的重要性。
01
最简单的事情,也能够蕴藏真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爷爷在离家不远的地里种了一些葱,因为葱很好长,就没怎么去管它。过了段时间,爷爷带着我们去拔葱时,却发现葱地里的野葱长得比自己种的还好。无奈之下,只能把野葱拔回去,让其他葱再长长。
其实不光是葱地里,其他的田地里也总会长出各种各样的野菜。我总是很好奇,这些都是怎么长出来的,明明没刻意播种呀?
大人们告诉我,原因在于这些野菜,总是会用各种方法让自己在任何地方生根发芽,几乎做到了有土就长。也正是它们的这种见土就长的特性,让自己一代代繁衍了下来。花花草草的世界,映射到人的世界,也是同样的道理。
家菜和野菜,有点像大学学英语时高开低走的自己和低开高走的同学。我总有点自视甚高,觉得死记硬背单词low,一句句纠正读音傻,而另一位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则坚持每天背10个单词。
最后大学四年下来,我刚刚过英语6级,她早就高分通过雅思。
好高骛远会让我们看不见真相,唯有脚踏实地方能行以致远。
02
最简单的事情,也可以做到专业化
培养习惯讲究先僵化,再优化,最后固化。拔草的流程,也会如此,并在最终趋于专业化。
比如面对楼后那些野蛮生长的草,一开始纯靠人工拔,结果忙活半天,进度条才推进不到十分之一。后来用上了剪刀,迅速拉进进度条,再到最后启动割草机,省时又省力。
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套专门的拔草方案,先用割草机将大部分的草剃平成“毛寸”,然后剪刀小分队上手,修剪割草机割不到的地方,最后是人工清扫零零碎碎的草屑。
将一件简单的拔草工作,也趋于流程化,提高效率。
并不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才是专业,简单的事情流程化也是另一种专业。
03
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也会变得伟大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
达芬奇在刚学习画画时,老师一直让他画鸡蛋,一连画了3个月,气得他都想直接走人了。
还是老师告诉他:“画鸡蛋,虽然简单,但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鸡蛋,即便是同一个鸡蛋,观察角度不同,光线不同,看到的鸡蛋也不一样,要画好鸡蛋,就要认真地观察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画它,这是学习画画的基本功”。
达芬奇听完后,豁然开朗,选择继续坚持画鸡蛋,也为自己后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想一想,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情,每个人都在重复着自己干过的事情,然后周而复始。
只是有些人从重复的事情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成长,而有些人只停留在做的层面。
在家拔草对我来说,也是这样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必须干,但是怎么干,如何干出效率,干出效果,就是自己要在这项工作中思考的问题了。
甚至于如何在拔草中,把今天的体能训练也进行了,如何练习呼吸,调动哪块肌肉用力,都是可以思考的问题。
简答的事往往最难做,难就难在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当我们一旦抓住问题之钥,就能迎刃而解。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有一个学徒,他在店里从给客人拧毛巾开始学起,然后才有资格用刀和料理鱼,第十年的时候他获得了煎蛋的资格,在做了两百多个失败作品之后终于有了一个合格的煎蛋,小野二郎终于肯定了他,称他为“职人”,那一刻,他激动得想挥拳庆祝。
小野二郎说过,我就是想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但是不断地精进,从而达到人生的巅峰,可是巅峰到底在哪里呢?
没人知道。
作者 | 南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