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遍下面这张图片:
一眼就看出来是爱因斯坦,对吧,你的眼睛没有问题。如何让爱因斯坦变成玛丽莲梦露?
接下来将手机放下,站到尽量远的位置看这张照片,如果没有看到爱因斯坦变性,那就再走远一些。然后,天啦,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亲自试一下,你会惊奇地大叫起来)
视觉共振——当观察者与图像之间的距离与空间频率发生共振的时候,图像就会呈现出对应的最佳识别。
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当你近看的时候是左边吓人,右边正常;但是当你在远处看的时候左边正常右边比较吓人。
高空间频率的图像具有硬的边,清晰的纹理,也就是近距离更容易识别。相反就是低空间频率,也就是模糊,没有细节,近距离看不清,而远距离更能够识别。
视觉共振说白了就是人们近距离能够看到细节(清晰),而在远处的时候只能看到大概(模糊)。

海豚还是汽车?

摩托车还是自行车?
来看最后一个例子: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难以琢磨的微笑。当你看丽莎的眼睛或者站远一点看的时候你就感觉到她在微笑;但是当你近距离看她的嘴的时候却没怎么有微笑的感觉。
达芬奇当时肯定不知道现代的视觉共振这种科学的解释,但是他知道其中的机理,并通过嘴角的阴影来实现这种细微的感觉(将嘴角部分上扬加强,而形成微笑的感觉)。

现代的商业也在实践着怎么运用这种视觉共振原理来设计广告,logo,海报等。让人们在不同的距离下感觉到视觉上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