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其隐性动机,每一个行为都是其现有认知能力下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从随处可见的惩罚,奖励,到存在争议的歧视,慈善,都是如此。”
1、定义
这使我想起了孙圈圈推文中“隐藏偏差”的概念。首先我们先来定义下隐性动机。
行为出发点:一个人的行为出发点都是使自己的利益(包括财富、名声、地位)最大化。
隐性动机:当行为表象与真正需求不一致时,真正需求(即利益出发点)就称为隐性动机。
2、实例
2.1 实践应用——挖掘深层次的利益诉求,解决冲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所说所做未必是所想,所以,当面临与人冲突的问题时,不要急着解决表面问题,而要去挖掘别人内心的真正需求,从而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困难:项目方案总卡在一个关键决策人物那里,沟通多次未果,方案改了好几遍,分析佐证材料一堆,但他总能挑出问题。
挖掘:客户项目团队提供的背景提供了帮助。真实的情况是:这位高管是个空降兵,而他的前任在团队中威信极高,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建立团队对自己的信任。我们的方案对他的团队利益分配有影响,他很难向下沟通和交代。
解决方案:考虑以上情况的基础上方案执行增加了一个过渡期,问题迎刃而解。
2.2 过程分析
表层行为:他表现出来的是挑剔我们的方案不完善、研究不充分。
利益出发点:因为他不希望在团队面前失去威信。
真正需求:所以他真正的需求是目前不要对他的团队有大动作。
2.3 解决冲突模型的流程
面临与他人的冲突这类问题时,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以此挖掘出真正的问题:
1)对方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2)对方的需求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实现?
3)我可以怎么帮助对方实现?
3.讨论
以上是圈外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我想在上面的三个提问中第一个问题是重点,要充分挖掘出对方的真正需求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一切以利益为出发点:一个人所有的行为出发点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3)充分收集到对方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