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追求更多平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始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人权贯穿全面小康社会各个方面,它体现着人类文明进步,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消除了绝对贫困,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进一步完善人权体系、制度,实现人权更加平等,提高中国人权文明水平成为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赶考路上一个重要备考“知识点”。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创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奇迹,谱写了人权文明的新篇章。自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人权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我国人权事业跃上新台阶。一是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精准扶贫等战略,从“输血式”扶贫变成“造血式”扶贫,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绝对贫困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平均收入提高,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贫困地区建立了更强生存能力,创造了更强发展能力,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二是生命健康权得到切实维护。近年,我国医疗领域得到快速发展,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工作,积极完善偏远、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基础设施、医疗设备设置、应急物资储备,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不断提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研制出了新冠病毒疫苗,并快速安排全国人民接种疫苗,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人民生命健康权得到切实维护。三是社会保障权利得到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发展,各类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发展作为奋斗目标。”一是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灵活制定规定。比如因新冠肺炎疫情近月来又突高严峻,各地纷纷启动12-17岁、6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为保障校园急救,北京要求2021年底各级各类学校至少配置一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因洪水灾情突袭,河南明确困难企业可延缓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缓缴期暂定为3个月。二是侧重完善特定人群人权制度体系。根据弱势群体、特殊人群的相关特征特点,究其所需所缺,制定完善相关人权制度体系,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领域、医疗领域、救助领域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教育、医疗、国家和社会救助公平;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和边远地区妇幼卫生经费投入,加强妇幼卫生保健,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加大反家庭暴力宣传和探索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制度力度;规范养老机构管理和运营,强化监督,规范各种养老形式措施,明确相关规定,切实保护老年人权益;加大保护残疾人权益宣传力度,教育引导广大社会群体尊重、帮助、鼓励残疾人,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追求残疾人受教育权、就业权、康复权等相关权益实现“平等、参与、共享”。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思想引导的国家,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完善人权制度体系,实现人权平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在疫情面前,党中央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生命至上,将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置于首要位置,坚持卫生健康公平可及,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对感染人员进行分类收治分配,做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们等特殊群体要组织开展走访探视;对出现疫情的城市进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效救治感染者,有效保护健康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