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彭懿图画书创作研习营》
第一课 我的学术研究
彭懿老师以小说的构思来设计的这一堂课确实很有料很精彩。他说一般他不出来做讲座的,但是问到他《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怎么写出来的,他突然觉得有话要说。我觉得这个有话要说特别好,当一个人有话要说的时候,他就开始写作,开始做讲座分享,或者他就开始画画,或者弹琴唱歌。一个人有话要说的时候,他可以有很多的表达方式,而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是不是从小就培养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方式,不管是读诗写诗,读书写作,还是画画跳舞弹琴唱歌,都是一种表达的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将会是孩子成年以后非常好的一个自我纾解压力、自我保护的途径。再则如果孩子们有话要说,他就不再害怕写作。所以,彭懿老师说到这个有话要说,我就很有感触。
彭懿老师的讲座PPT确实做得很精美很用心,内容也很丰富,梳理了他的一生成长的道路,梳理了他研究创作的职业生涯的几个重要转变。尤其他47岁去读现当代文学这件事情很打动我。我今年比他那会小十岁,我也很想去读一个儿童文学的博士,但是感觉孩子还小,必须陪伴,不能抽身。他说他的一生就是冲啊,想做什么不犹豫,就去做了。很佩服他的勇气,不会日语还跑去日本读了教育学硕士,这种勇气真的很打动我,就是不知道彭老师是怎么平衡家庭和自己的梦想的。不管怎么样,我很欣赏他的冲啊,不顾年龄,他说从来没有感觉自己有过中年,感觉他好像一个图画书里的人物,也许他可以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变成一本小说,一定特别精彩。
听了他分享的父亲是如何从小培养他,发掘他的才能,希望他成才的,我很佩服这个爸爸。当他觉得孩子不能成为画家的时候,他马上找了一个科学童话作家来教他写作。所以彭懿老师说,他后来的发展都踩在童年的脚窝窝里。这句话很打动我,我也希望自己是这样的父母,能够好好引导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将来的成长也是踩在童年的脚窝窝里。
这堂讲座还像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史讲座,里面出现了很多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编辑、学者,让我对儿童文学的发展更加了解。他还介绍了安房直子,我很喜欢安房直子的小说,谢谢彭老师翻译过来,让孩子们能够读到这些美好的童话。
一个人的成长、成熟确实是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从彭老师的努力和成就,我知道自己更需要努力才能做出一点点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