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发愤的草莓
如何过一天,便如何过一生。
这句话一直震撼着我。
先来瞧瞧“小拖”和“小敏”两个人的一天,看看哪里出现了不同:
起床后——
小敏:
早上5:00自动醒来,洗漱穿戴排毒,确定好当天计划,在没有人打扰下开始推进计划。在家里用完自制健康早餐,7点从容走出家门坐公交车,一路上听听当天咨讯,看看电子书,8点前到达单位烧好开水。
小拖:
早上7:30按掉闹钟,像催命一样洗漱穿衣10分钟,出门跑向公交车站,因为路上停下来买油条豆浆,错过了上一班车,只能等下一班来,错过8点上班的时间。
上班后——
小敏:
上班后,倒好开水,拿出番茄钟,打开日计划清单,从优先级高的开始做起,8点至10点间不开微信。中间偶有被同事打断,不急的先在桌上的本子记好,然后回看日计划清单找到刚才正在做的任务,继续推进。10点后老板给了紧急任务,因为事先对这类任务有过经验和流程总结,迅速调出资料,按部就班快速完成。11点半顺利走进饭堂和同事谈笑风生地享用午餐。
小拖:
上班后不知干嘛,等候老板布置。要么东搞西搞,接电话。老板给了个紧急任务,心里开始焦虑,无法动手,看到手机上微信提醒声,顺手点出来,和网友随便聊了一会。回过神来,想起工作,挠破脑袋。离中午越近,精神难以集中,完成任务如龟速。硬撑到12点半,不想在单位饭堂吃饭,打电话叫了外卖。
午休后——
小敏:
下午上班,因为中午适当放松身心,听听歌,睡了个小小的午觉,精神焕发。给自己泡了杯枸杞红枣养颜水。参加会议认真记录,手绘导图进行思考,积极发言,提出中肯的建议,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小拖:
下午上班,因为中午加班至下午1点,兴奋地想起昨晚没看完的电影,又找出来补看。导致没时间睡觉,一直发困。冲了咖啡提神,一连喝了2大杯,还是没起作用。参加会议中忍不住打瞌睡,被老板当场喝斥写检讨书。
下班时——
小敏:
下班前检查今日计划完成情况,写了当天的工作日记,留存经验,整理桌面文件,准时离开单位。坐上公交车,虽然塞车,一边听着有声书,时间过得还不慢。
小拖:
傍晚还在单位写检讨书,老板过来要找一些资料,他开始在电脑里搜索,由于没有规范性地命名,找了1小时才找到文件电子档。天色已晚,于是又叫了外卖,在单位写完检讨书。
回家后——
小敏:
回到家18:00,穿了运动鞋出外跑步运动半小时,回来洗澡洗衣。晚饭后边看电视边拖地,给父母打电话。21:00后阅读书籍与写日回顾。22:30准时入睡。
小拖:
回到家已是20:00,累趴在沙发上,开了电视机不断换台,找不到喜欢的节目,就这么晕晕乎乎过了2小时。洗完澡突然来精神了,下载了一部电影并看完。12:00,躲进被窝,刷刷社交软件聊天至凌晨1:00不知不觉睡过去。
上面只是文字表述出来,如果画成时间轴的图像,一左一右对比更明显。
两人一日生活的不同出自哪里呢?
小拖:随机事件、突发事件
小敏:随机事件、突发事件、制定计划、执行计划
要从每天的做事分类说起。小拖的事情主要有两种,随机事件和突发事件,生活中没有以特别的作息规则要求自己;小敏的事情有四类,除了随机事件和突发事件以外,还有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生活也比较规律,早起的做法也达到错峰生活的效果。
小拖是混序生活,小敏是秩序生活,混序生活vs秩序生活,你希望自己是哪一种?
心如静水,气定神闲,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果你喜欢这一种,相信小敏的生活会是你的菜。
这种秩序生活从哪里开始呢?
从歌曲开始。
你想问是哪首歌?
不,我说的不是某一首曲子,而是我喜欢把有秩序的生活比作美妙的歌曲。
想象一下,每天的生活都是一首曲子,一天又一天的曲子之间有每天都相同部分,也就是你每天一般会做的事情,是为“固定旋律”;也有每天都不同的任务,这主要是日计划所要规划的部分,是为“个性旋律”。
要把每天这首曲子演奏好,首先要搞定你自己的“固定旋律”,让它真正固定下来,才有掌控的可能,不致跑调。
如果你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这里就放出三个小步骤啦,不要眨眼!
1.罗列必做之事
用笔罗列出你每天较为确定的必做事情,这些事情只需要是你现阶段的情况,不要总期盼着一劳永逸。
以后如果有什么大变动再调整就行了,比如明年如果孩子上幼儿园,那你的每天会多一项“接送孩子上下学”。现阶段还不需要,就不用去理会。
这些每天必做的事情,一般来说是三类:
外部要求
生活需要
自我习惯
外部要求,是指你作为角色责任,要求你做什么事。比如你是父母,孩子的衣食住行需要依赖你的事情。
生活需要,是指生活上饮食起居的事。比如,家里的卫生清洁、日常整理、个人的洗漱睡眠、上下班等。
自我习惯,主要是已有的习惯,也可以是自我期待的习惯。比如,晨起后的仪式做法、每日读书等等。
举个例子,每日必做之事可以罗列成这样--
外部要求:陪宝宝、讲故事哄宝宝睡觉、给宝宝洗澡......
生活需要:洗漱、排毒、穿戴、开车上下班、洗碗、拖地板、整理......
自我习惯:确定日计划、清空收集箱、读书、写作、看看微信、运动时间,发布公众号、写日回顾、学员答疑......
2.划分多个时段
将你每天夜休以外的时间按照三要素相统一的标准,划分出多个的时间段,这三个要素分别是“情境”、“工具”和“精力”。
情境包括当时的场景、地点、环境,还包含某些隐含的氛围,比如周围的人物状态对环境的影响。
工具是当时能够协助完成任务的辅助用具或设备,可以是电子产品,也可以是简单的笔与纸。
精力是当时的精神和体力状态,每天人的精力值是有限的,用完则止,会难以集中精力,通常早上的精力会比较旺盛,头脑也比较清晰。
比如,我的清晨5:00-7:00,按照三要素来看都是相同的:情境是家里,干扰少,较为安静,工具是手机(太早开电脑怕吵到家人)或纸笔,精力是最好。适合用以做专注类的事务,这样就作为一个时段。
比如:我的傍晚18:00-18:30的三要素也很相近:情境是家里,但小孩经常会过来找我玩,客观影响比较多,工具是电脑,精力是一般。适合用来做碎片化的事情,或对专注力要求不高的事,这样也是一个时段。
如此一来,一天就是一块一块时间段的组合。
如图--
3.布阵必做之事
完成了上面的第1步与第2步之后,接下来需要你排兵布阵——将每天必做之事放入合适的时间段。
布阵的依据,是这些必做之事的性质与时段三要素(情境、工具、精力)的相对吻合。
比如,别拿一件需要专注力的每天必做事,放在傍晚那样处于干扰状态下的时段去完成。
这样之后,你的每日“固定旋律”就形成啦!
布完必做之事后,每日余下的时间,正是你的“个性旋律”时段,用来推进和“粉碎”日计划中的任务。
有了这个图,你可以认真看看每天到底有多少可以“个性旋律”时间,掐指算算一日当中大概是多少个小时允许较为自由的支配,这些时间当中有多少是可以真正专注,不受干扰的。
如果对你的“旋律”图不满意,或许可以考虑优化优化。
比如,你发现一天当中没有多少娱乐和放松的时间,可以对“固定旋律”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该玩则玩,劳逸结合。
比如,你期待每天都有写作的时间,可是通过每日“旋律”图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多少可以专注的时间,可以想办法制造“情境,工具,精力”吻合要求的时段。
比如,你喜欢每天听听音频,通过“旋律”图,发现听音频这事可以和洗碗等事情合并在一起做,把一些可以“双管齐下”的做法考虑进来,也是优化“旋律”图的一种途径。
必做之事和多个时段相配合,形成了“固定旋律”,以后在确定日计划时,你会心里有谱,对自己一天是什么状态了解更加深入。
“固定旋律”和“个性旋律”相得益彰,定会奏出你每天不一样精彩的曲目!
这就是关于“固定旋律”演奏的事儿,欲知“个性旋律”如何搞定,请听《制定日计划的五把“好刀”》一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