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二世(1712~1786)
每次看腓特烈总会想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但这个腓特烈二世已经是普鲁士国王,在位46年。
少年腓特烈可以说有些叛逆,父亲强硬的军事化管理下让他和好友冯.卡特(基友)希望逃往英格兰,因为在德波边境被发现,关在小镇昆斯特林,好友自然被杀。这段经历被很多小说编写为腓特烈二世穷困潦倒,在维也纳街头卖艺,与奥地利女王一见钟情的故事。
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腓特烈二世为什么没有和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莎结婚,反而娶了一位默默无名的哈布斯堡远亲,而且婚后生活极不幸福。首先说奥女皇是颜控,看不上当时平凡瘦小的文艺青年腓特烈二世,其实并不是主因。腓特烈二世的父亲确实希望向奥地利提亲,并且女王父亲查理六世也看好这个婚姻,但是玛丽亚.特蕾莎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而腓特烈就是一个古典人文主义者,心中的理想都是希腊诸神与贤哲,宗教就是那么回事,据说他还是共济会员,宗教态度上是一个非常时髦的现代派,基本判断偏向于新教。宗教上的偏差注定让两人渐行渐远。
在波兰王位战争中出尽风头的欧根亲王身边出现了一个文弱青年,他就是腓特烈二世,他对于军事和战争从来没有惧怕过。初登王位的1740年,查理六世去世,特蕾莎继位,国内贵族几次叛乱,而学习了如何战斗的普鲁士皇帝乘机发动两场对的西里西亚战争,初露锋芒。
西里西亚对于普鲁士相当于接近四分之一的税收,是德意志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虽然之后的奥地利王位战争整整打了八年,但普鲁士却在获得西里西亚后1745年就退出战争,一直到1756年的“七年战争”,获得了难得的休整机会。
当然前面的特蕾莎女王绝不甘心失去西里西亚,奥地利作为四战之地,周围强敌林立,不得不强军整武,力求雪耻。十八世纪中叶,英法海外殖民地争夺达到顶峰,这也就成为英国-普鲁士与法国-奥地利-俄罗斯两大联盟的七年战争的导火索,这一次是普鲁士率先发难。
一对原本戏剧小说里的恋人,变成了战场上敌对的仇敌,普鲁士几次面临灭国边缘,却在腓特烈二世军事外交下奇迹扭转,奥地利没有夺回西里西亚,法国也在殖民地和欧洲话语权中彻底失败,这又是法国大革命形成的第二个原因。
普鲁士一跃成为欧洲五大强国之一,第一次瓜分波兰成为普鲁士讨好奥地利和俄罗斯的礼物,西普鲁士从波兰并入普鲁士,腓特烈二世也不再称自己国王,而称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