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摇摇晃晃的人间,拍一部摇摇晃晃的纪录片

层层叠叠的麦田中间,匍匐着一条长满绿色荒草的路,余秀华摇晃着身体,吃力地走过去。

她上身白衣,下身牛仔裤,像是一叶在狂风中起伏的帆。

这是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第一个镜头,伴着余秀华的诗句:

首先是我家门口的麦子黄了,

然后是横店,

然后是汉江平原。

月光里静默的麦子,

它们之间轻微的摩擦,

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我读余秀华的诗不多,但读过的都很喜欢。她的诗有一种向上的生命力,像是从残缺的身体里钻出来的。

有憎恨、有偏爱、有卑微、也有孤傲。

余秀华的“诗”,要和她的“人”一起来看,就像是看《红楼梦》里十二钗的判词,字字句句都是自己的命数。

一直期待着有人把余秀华的故事搬上大荧幕,终于,等来了范俭导演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范俭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该奖项被誉为纪录片界的奥斯卡。

盛名之下,更让人多了一份期待。

影片讲述了余秀华成名后的生活,主线是她和丈夫的离婚官司。影片不断在乡村与城市两个空间切换,拍余秀华的孤独,拍她身份的焦虑、压抑的情感。

应该说,范俭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好题材。

可是坦白讲,他并没有把握好这个人物。要不是余秀华本身的鲜活个性在支撑着全片的观感,这必然会沦为一部平庸的作品。

究其原因,主要两点:素材的匮乏和视角的缺失。

两者都是硬伤。

作为一部人物纪录片,应该从一个特定的拍摄人物身上,拍出普通人的挣扎和普世的情感,由特殊到一般,由孤木见森林。

比如《杀戮演绎》,拍的是印尼大屠杀中的刽子手,拍他们在多年之后,还洋洋得意地重演着当年杀人的场景,这够奇葩,但最后,我们看到镜头前的杀人者,全身颤抖,几近崩溃,他问导演:“难道,我当年真的做错了吗?”

再比如《少年小赵》,拍一个90后的五毛,整天穿着军装,背着军挎,挥舞红旗走在大路上。你和他聊天,他不会好好说话,满嘴的政治标语,这也够奇葩。但最后,他的老家遭遇了强拆,小赵看着推土机在捣毁自家的院墙,忍不住落泪。

这就是人物纪录片的魅力,从一个特殊的人物身上,看见永恒的东西,比如“人性的回归”,比如“荒谬信仰的崩塌”。

要完成这样一部纪录片,并不容易,需要“预判”和“时间”。

作为导演,要有眼光去选中一个有趣的人物,并预见到在他身上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然后静静地、不加介入地等待。

这其中,预判,就是视角;时间,就是素材。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拍摄时间。

前文中提到的《杀戮演绎》,导演冒着生死的危险,前后拍了8年;《少年小赵》也拍了4年,影片跟随小赵从高三升入大三,从青涩走向成熟。

而《摇摇晃晃的人间》呢?只拍了1年的时间。

当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用时间指标,来评价一部纪录片的好坏。但这至少说明一些问题。

记得在采访中,范俭也提到过,由于余秀华的爆红,每天挤在她家的媒体有十几家,轮番上阵,范俭只能去抢余秀华的时间来进行拍摄。

如此一来,能够拍摄到的有效镜头,就更少了。这也直接影响了成片的效果,在短短88分钟的片长里,反复出现特写、吃饭、采访、行走……大量的重复镜头,都是“素材的匮乏”导致的。

时间短,素材少,人物就很难立体。

比起素材的匮乏,“视角的缺失”是更严重的问题。

记得范俭在采访中,聊到《摇摇晃晃的人间》的主题:一个关于女性身体和情感欲望的故事。

但落实到具体的文本上,这条脉络却极其模糊。这与素材不足也是息息相关的,以至于影像根本无法支撑起主题的表达。

而影片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些不成系统的、碎片化的观念。

比如:直男视角对女性的物化。

最典型的是一场戏是在研讨会上,男诗人们个个神采飞扬,意淫着女诗人的创作心理。

还有在饭桌上,余秀华的丈夫向朋友抱怨妻子的无理,朋友训斥道:“女人就是猪,只靠你会哄。”

还有:余秀华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进退失据。

影片基本是在这两个空间里交替进行的,我们看到,回到乡村的余秀华是自在的、踏实的,但在观念上,她又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她似乎是向往城市的,但身在城市中的她,又显得局促,处处被人消费。

这种走不出又回不去的尴尬,始终在纠缠着她。

还有:身体局限与内心欲望的水火不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挫败感,“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为人的宿命。

这一点,在余秀华身上,尤为明显。

她在采访时曾经反复说过,她到现在都无法接受自己的残疾。她多想在说话时,表情不要那样扭曲,但就是做不到。

后来,她写诗,出名,赚钱,离婚,活得越来越自我,但每每想到身体上的残疾,还是会彻夜痛哭;追求喜欢的男人,遭到拒绝,她还是会归咎于“谁让我是残疾人呢。”

这种外在的成功依然无法掩盖的内心的失落,是这个人物的悲剧所在。

应该说,上述这些表达在片中都有涉及,但全都若隐若现,浅尝辄止。

其实,只要扣紧任意一条线,用尽可能丰富的影像去呈现,都是不错的。

可惜,《摇摇晃晃的人间》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摇摇晃晃的主题。

范俭在采访中说,曾经想把这个纪录片,拍成一个关于诗人的片子。就像吉姆·贾木许的《帕特森》那样。

巧了,我也想推荐这部电影。

《帕特森》讲了什么呢?

讲了一个巴士司机的日常,从周一开始讲,一直讲到下一个周一,周而复始。

而每一天,这个巴士司机的生活都大同小异,早晨被闹钟叫醒,起床,上班,开着巴士驶过固定的路线,去老地方吃午餐,下班,吃晚饭,遛狗,去酒吧,回家睡觉……日复一日,波澜不惊。

你肯定会很好奇,这有什么好看的呢?

别着急,听我讲啊。虽然每天的生活差不多,但这个巴士司机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酷爱写诗,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下他偶得的诗句。

于是,生活也就在他写诗的过程中,变得不那么一样了。

这个电影在讲什么?

其实这部电影在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诗人。

诗人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文艺青年的伪装,它甚至不需要被外界认可。

当你用一种诗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时,你就是一个诗人。

就像片中的帕特森那样,他每天的生活看似一成不变,但他却总能在平淡中,发现流淌于时间裂缝中的诗意。

而这部电影更奇妙的地方在于,它对观众提出了同样的挑战:只有你用诗意的眼光去观看,才能发现影片中暗含的诗意。从内容到形式,这部电影都在践行着“诗意”的表达。

回到余秀华,她也是这样一位诗人。

我至今都很难忘记,听她读自己写的诗。那首诗叫《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05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2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79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85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9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89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0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4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1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4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5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