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叠叠的麦田中间,匍匐着一条长满绿色荒草的路,余秀华摇晃着身体,吃力地走过去。
她上身白衣,下身牛仔裤,像是一叶在狂风中起伏的帆。
这是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第一个镜头,伴着余秀华的诗句:
首先是我家门口的麦子黄了,
然后是横店,
然后是汉江平原。
月光里静默的麦子,
它们之间轻微的摩擦,
就是人间万物在相爱了。
我读余秀华的诗不多,但读过的都很喜欢。她的诗有一种向上的生命力,像是从残缺的身体里钻出来的。
有憎恨、有偏爱、有卑微、也有孤傲。
余秀华的“诗”,要和她的“人”一起来看,就像是看《红楼梦》里十二钗的判词,字字句句都是自己的命数。
一直期待着有人把余秀华的故事搬上大荧幕,终于,等来了范俭导演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范俭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29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该奖项被誉为纪录片界的奥斯卡。
盛名之下,更让人多了一份期待。
影片讲述了余秀华成名后的生活,主线是她和丈夫的离婚官司。影片不断在乡村与城市两个空间切换,拍余秀华的孤独,拍她身份的焦虑、压抑的情感。
应该说,范俭遇到了一个难得的好题材。
可是坦白讲,他并没有把握好这个人物。要不是余秀华本身的鲜活个性在支撑着全片的观感,这必然会沦为一部平庸的作品。
究其原因,主要两点:素材的匮乏和视角的缺失。
两者都是硬伤。
作为一部人物纪录片,应该从一个特定的拍摄人物身上,拍出普通人的挣扎和普世的情感,由特殊到一般,由孤木见森林。
比如《杀戮演绎》,拍的是印尼大屠杀中的刽子手,拍他们在多年之后,还洋洋得意地重演着当年杀人的场景,这够奇葩,但最后,我们看到镜头前的杀人者,全身颤抖,几近崩溃,他问导演:“难道,我当年真的做错了吗?”
再比如《少年小赵》,拍一个90后的五毛,整天穿着军装,背着军挎,挥舞红旗走在大路上。你和他聊天,他不会好好说话,满嘴的政治标语,这也够奇葩。但最后,他的老家遭遇了强拆,小赵看着推土机在捣毁自家的院墙,忍不住落泪。
这就是人物纪录片的魅力,从一个特殊的人物身上,看见永恒的东西,比如“人性的回归”,比如“荒谬信仰的崩塌”。
要完成这样一部纪录片,并不容易,需要“预判”和“时间”。
作为导演,要有眼光去选中一个有趣的人物,并预见到在他身上可能发生的一些变化,然后静静地、不加介入地等待。
这其中,预判,就是视角;时间,就是素材。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拍摄时间。
前文中提到的《杀戮演绎》,导演冒着生死的危险,前后拍了8年;《少年小赵》也拍了4年,影片跟随小赵从高三升入大三,从青涩走向成熟。
而《摇摇晃晃的人间》呢?只拍了1年的时间。
当然,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用时间指标,来评价一部纪录片的好坏。但这至少说明一些问题。
记得在采访中,范俭也提到过,由于余秀华的爆红,每天挤在她家的媒体有十几家,轮番上阵,范俭只能去抢余秀华的时间来进行拍摄。
如此一来,能够拍摄到的有效镜头,就更少了。这也直接影响了成片的效果,在短短88分钟的片长里,反复出现特写、吃饭、采访、行走……大量的重复镜头,都是“素材的匮乏”导致的。
时间短,素材少,人物就很难立体。
比起素材的匮乏,“视角的缺失”是更严重的问题。
记得范俭在采访中,聊到《摇摇晃晃的人间》的主题:一个关于女性身体和情感欲望的故事。
但落实到具体的文本上,这条脉络却极其模糊。这与素材不足也是息息相关的,以至于影像根本无法支撑起主题的表达。
而影片最终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些不成系统的、碎片化的观念。
比如:直男视角对女性的物化。
最典型的是一场戏是在研讨会上,男诗人们个个神采飞扬,意淫着女诗人的创作心理。
还有在饭桌上,余秀华的丈夫向朋友抱怨妻子的无理,朋友训斥道:“女人就是猪,只靠你会哄。”
还有:余秀华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进退失据。
影片基本是在这两个空间里交替进行的,我们看到,回到乡村的余秀华是自在的、踏实的,但在观念上,她又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她似乎是向往城市的,但身在城市中的她,又显得局促,处处被人消费。
这种走不出又回不去的尴尬,始终在纠缠着她。
还有:身体局限与内心欲望的水火不容。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挫败感,“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为人的宿命。
这一点,在余秀华身上,尤为明显。
她在采访时曾经反复说过,她到现在都无法接受自己的残疾。她多想在说话时,表情不要那样扭曲,但就是做不到。
后来,她写诗,出名,赚钱,离婚,活得越来越自我,但每每想到身体上的残疾,还是会彻夜痛哭;追求喜欢的男人,遭到拒绝,她还是会归咎于“谁让我是残疾人呢。”
这种外在的成功依然无法掩盖的内心的失落,是这个人物的悲剧所在。
应该说,上述这些表达在片中都有涉及,但全都若隐若现,浅尝辄止。
其实,只要扣紧任意一条线,用尽可能丰富的影像去呈现,都是不错的。
可惜,《摇摇晃晃的人间》呈现出来的,却是一个摇摇晃晃的主题。
范俭在采访中说,曾经想把这个纪录片,拍成一个关于诗人的片子。就像吉姆·贾木许的《帕特森》那样。
巧了,我也想推荐这部电影。
《帕特森》讲了什么呢?
讲了一个巴士司机的日常,从周一开始讲,一直讲到下一个周一,周而复始。
而每一天,这个巴士司机的生活都大同小异,早晨被闹钟叫醒,起床,上班,开着巴士驶过固定的路线,去老地方吃午餐,下班,吃晚饭,遛狗,去酒吧,回家睡觉……日复一日,波澜不惊。
你肯定会很好奇,这有什么好看的呢?
别着急,听我讲啊。虽然每天的生活差不多,但这个巴士司机有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他酷爱写诗,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下他偶得的诗句。
于是,生活也就在他写诗的过程中,变得不那么一样了。
这个电影在讲什么?
其实这部电影在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诗人。
诗人不是一个标签,不是一种职业,更不是文艺青年的伪装,它甚至不需要被外界认可。
当你用一种诗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世界时,你就是一个诗人。
就像片中的帕特森那样,他每天的生活看似一成不变,但他却总能在平淡中,发现流淌于时间裂缝中的诗意。
而这部电影更奇妙的地方在于,它对观众提出了同样的挑战:只有你用诗意的眼光去观看,才能发现影片中暗含的诗意。从内容到形式,这部电影都在践行着“诗意”的表达。
回到余秀华,她也是这样一位诗人。
我至今都很难忘记,听她读自己写的诗。那首诗叫《我爱你》: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
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
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
它们过于洁白过于接近春天
在干净的院子里读你的诗歌。这人间情事
恍惚如突然飞过的麻雀儿
而光阴皎洁。我不适宜肝肠寸断
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
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
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
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