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周国平《想念》有感
思想的本质,是不安。读完这篇文章,我急急忙忙地打开电脑,想记录下此刻不安的心情。
我始终坚信文字的力量。从周国平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有底气,正气,孩子气的邓正来。是啊,底气,正气,孩子气,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这也是我多么想拥有的品质啊。
可能,说出这话,很可笑,在那一瞬间,连我自己也觉得。就像里面说的,“人不能停留在自然状态,却又不能脱离自然状态,这是一个悖论。”就像,我明知这些品质的可贵,但我又害怕,不安的思想让我说出来而变成“另类”。但,我还是选择说出来。想起自己给朋友写的一封信中,对自己写到这么一句话:“在白天我可以是一个现实的人,而在晚上我却想让自己的思想遨游。”
是的,在白天我是一个现实的人,但在晚上,我让自己不安的思想释放出来,表达出来。我害怕,但我在尝试着接受和尊重这个事实,记录下来,表达出来,让我释怀。
回到之前说的,底气,正气,孩子气。
我承认,之前一度自卑和纠结,明明有很强的表达欲,但却害怕被贴上“不切实际”的标签。说到底,还是没有底气。想跳出思维的舒适区,是真的困难。所以只能,慢慢地培养自己在思考这方面的自信。
有了底气,才能有豪气和侠气。文章让我见识了有豪气,侠气的邓正来(周国平还写到霸气,不过这儿暂且不提)。豪,豪迈,直爽,率真。不拐弯抹角,率真地说出该说的;但同时,有保留地选择真实,尊重他人聆听和思考的权利。侠,侠义。对待真正的朋友时,真实,真心,真诚。
从周国平的笔下,我看到了他和邓正来似亲情般的友情。我也一直想寻找这样的友情,所以,对我来说,除了另一半之外的异性的真正的朋友,都是兄弟。其实我也有在努力做到豪气和侠气,对真正的朋友选择性的展示出自己真实的某一面。可能现在的我还缺点自信,我也是该自信点了。
正气。想到了那句经典的话,“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不是说,那些在战斗或抨击某些黑暗的人才有正气,其实,心里有把衡量正义的尺杆,不苛求他人,但严守于己,也是有“正气”。你可以有选择性地外圆,但必须内方!
孩子气。周国平眼中的邓正来是一个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大孩子。的确,在知识面前,我们始终应该保持孩子般的好奇和纯洁。可能那些智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在现实面前无法做到这一点吧。不过不仅仅对待知识,有时候,生活也需要你用孩子的一面去对待,不过有时候我在平时里就是太像孩子了,太“真实”了,也不好,/捂脸。
还好,在睡意来临时刚好写完(可能之后整理时再补充),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