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权力的魅力
自古以来,权力一直充满着神奇的吸引力,引诱无数人追逐。古有手足相残,残害父兄的皇权斗争,也有陷害忠良最终佞臣得权的权力争夺;现有《人民的名义》刻画的政治派系斗争,站队、拉山头、结帮派并不鲜见。
权力,在职场上,似乎离我们很远。也许你会认为,只要我努力工作,业绩出众,自然就会获得提拔和晋升。恰巧前两天看了清华大学宁向东教授的一篇文章,讲述小学期间给其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这位小学老师对他说“你的努力,我都能看到”。
职场中,是否同样如此,你的努力,老板都能看到?你业绩出众,就一定会得到重用?
我在县城读高中,每两个月才回家一次,无论冬夏,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点回宿舍,当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对此深信不疑;大学的第一年,我给自己放了羊,结果我几乎成为班级倒数的那几个人,后来,我每天泡图书馆,算不上最努力的那个,但大学四年也小有成就;研究生期间,我几乎让自己沉醉写论文中,3年下来,算得上收获颇丰。
我成长的经历,让我对“你的努力,我都能看到”深信不疑。
直到我踏入职场,又是亲身经历,让我感受职场的“水”其实也很深。
我的老领导退休卸任,所有人都认为副总会顺理成章转正。因为,她独当一面,谦逊,当然专业能力非常出众,成绩也很突出。我的直线经理也是副总的最佳人选,很多部门更是直接邀请他去做副总。但是,结局来得很意外,空降了大领导身边秘书,空降的老总又带来他最信任的人。副总升老总没戏了,我的直线经理也离职了。
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只能接受。我们也必须承认,虽不是官场,但我们依然身处一个等级制度无处不在的世界中,企业的组织结构也是一个金字塔,权力顶峰的人能够决定他脚底下任何一个人的命运。他看到的,不一定是业绩。
杰佛瑞·菲佛用他几十年的研究,著成的《权力为什么只为某些人所拥有》,开篇就告诉要摒弃“业绩本身就已足够”的想法。
当然,虽然你可以认可菲佛的建议,但这不能成为你不努力或者放弃的理由。我只是想分享,业绩之外的一些东西也很重要。
02 你不能否认的“圈子”
圈子,在我国的官场上普遍存在,虽然很少有人会摆在明面上讨论,但谁也不能否认圈子就在那里。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很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我们多年深知却从不愿意谈论的事实摆上了桌面,揭开了权力下的神秘面纱。
《人民的名义》给“圈子”戴上了一定高大上的帽子,叫“政治资源”。 《人民的名义》中“圈子”和“山头”很普遍,最典型就是以高育良领衔一群汉东大学政法系毕业的“汉大帮”和李达康领衔的“秘书帮”。就是这种“圈子”的存在才使得贫苦农家出身的祁同伟搭上了岳父和高育良的班车,自此便一飞冲天。
阶层的固化,我们每个人都被焊死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想要靠努力突破何尝困难。
就像最近我经常听一些在混金融圈的朋友感叹,他们努力到最后,面子上对外可以说是混金融的,但实质就是金融圈子打杂的。因为那些在摩根士丹利的才叫金融,想到那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他认为,不是自己的才华不够。
我在很多不经意的瞬间都听朋友们对“政治资源”这个词开玩笑,我知道他们是对“圈子”瞬间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嘲笑。但我觉得,如果把圈子认定为政治资源一点也不为过。
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将国人的“圈子文化”描述得非常正常。费老先生说,中国人的关系圈,就像一块石头掷入水中激起的涟漪,距离波纹中心最近的是我们的七大姑八大姨,这在管理学中称之为“强连接”,而那些距离中心远的波纹,可能就是远房到不能再远房的亲戚或者是拐了好几弯才跟你有点关系的人,这在管理学上称之为“弱连接”。
不要小看这些“弱连接”的群体,他们为你建立外连接的搭建起了可能。最外圈的涟漪与与其他人的涟漪交叉的那个瞬间,你也就与其他人搭上了关系。在权力的道路上,给你帮助最大的恰恰是这些“弱连接”。
往往在这个时候,你会拼命抓住这个“弱连接”,努力成为他“圈子”里的人。
中国是一个讲关系、讲人情的社会。这一点,只要我们出门办事便会深有体会。
职场中,“圈子”很普遍。这一点在考核评价和职位提拔中体现最为明显。
当领导对下属进行考核评价时,上司对下属的承诺以及与下属之间的关系,比下属努力工作带来的业绩更重要。
大卫·斯库曼将领导者的这种现象称为“行为性承诺”。
行为性承诺,是领导者对潜在求职者或者下属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判断后,这个判断就会“歪曲”之后的绩效考核。
很多时候,出色的业绩反而会困住你,尤其是你想进一步提升,跳出这个团队时。因为老板不想失去你在现有位置上发挥的作用。
我遇到过两位朋友,能力很强,工作5年,属于要能力有能力,要担当有担当,既有团队合作,也能独当一面,当属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中的佼佼者。很多人认为提拔只是时间的问题。结果,空降一位领导后,带来了自己的亲信,给他们的理由是“年龄还小,经验不足”。听完之后,我的两位朋友笑了。好在他们的追求也不在此。
一个简单的事实,人们都喜欢他们记得东西,商品广告做得好,曝光度高,被选择的概率也就高了。当然,对我们也一样,反复在领导面前曝光,会增加积极的影响,减少消极情绪,领导记住了你,就等于选择了你,选择了你,就等于他接纳了你。
这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官场中不同阶层领导人的主要秘书最后都能成为主政一方的大员。 “圈子”的逻辑告诉你,要想获得晋升,你首先得成为领导圈子里的人。
03 起点,决定了高度
研究生毕业时,算是为了爱情牺牲自己的爱好,放弃了去大城市和大企业发展的机会。那个时候,我的判断是,如果没有好的出身,靠自己的能力最多只能爬到金字塔的中部,永远不可能到金字塔的顶端。
我判断的出发点是所有的职业平台,价值是相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然而,事实证明。我的判断并不是正确的。
尤其对想要获得职场权力和晋升而言,并非所有的职业平台都有相等的价值。你想要获得比别人更快的晋升,除了努力,更加重要的是你需要选择一个高起点,一个你会遇到很少阻力的领域和位置。
菲佛在书中介绍了福特汽车公司的财务和会计部门晋升到高管的人才。那些有着相同斯坦福背景的神童们,在福特公司的财务和会计部门,获得巨大的职业成功。
除了神童们高学历和数据分析能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福特公司的会计和财务部门掌握着实权,神童们在这些关键部门获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换句话说,起点就比别人高。
马路上,我们经常听到跑车拉着刺耳的轰鸣声从身边呼啸而过。这个时候,我们常常会在心里痛骂这些富二代。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说自己混的是金融圈的最底层,难道混金融圈顶层的人一定比你优秀? 职场上,在一个拥有权力的部门十分重要。除了收获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分享,建立起了权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来源。拥有权力的部门,往往能够提供关键资源,这些部门的凝聚力也更强。
我所在的公司,营销出身的领导往往能够晋升至更高的职位,而这些晋升到更高职位的领导在一段时间内都会提拔与他们存在种种连接的下属。升任公司副总的两位领导,他们原先的下属,有5位在不同时间任辖属公司负责人。
虽然不同的部门都有其业务范围,但是不同的部门权力基础不同,权力的大小也不相同。进入一个有实权的部门,那么你在职业生涯上就会占尽优势。
04 世界是公平的,只是你自欺欺人
自小,我接受的教育思想,就是世界是公平的,但凡涉及到考试选拔、竞技比赛等,都会有公平公正公开的口号,这是我们都愿意相信这个世界是公平公正的。这种美好的愿望,正如歌曲《步步高》的歌词“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
“公正世界假设”的信念十分普遍,这种信念只会让你在这个权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这种信念往往会削弱我们从不同情境中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对我们不喜欢的人和事,我们往往会放弃学习的机会。正如职场中很多人认为自己刚正不阿,对那些溜须拍马、阿谀逢迎的人不屑一顾,但并代表这些人不值得我们学习。在通往权力的路上,很多时候需要放下你的自我和情绪,反求诸己。
不管一个人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他的成功都会让我们在他们身上寻找到他的优点。 当然,我也相信世界公平公正的。只是不要让这种信念麻痹你对权力基础建立的需求。如果你能认识到这种状态,那么就可以更加主动,确保自己获得成功。